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7月5日電(曹丹 孫琳茹 姜捷)7月5日,2025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健行國際會議在浙江工業大學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之道。
7月5日,活動現場。(浙江工業大學供圖)
在全球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拔尖創新人才已成為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
2025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中明確提出,要“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
如何構建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成為教育界亟待破解的重要命題。
“我們的學生從本科階段就進入實驗室,全程參與從基礎研究到產業轉化的全鏈條創新過程?!睖刂葆t科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分享了科研與教學相融合的培養路徑,并以團隊深耕的“生長因子”研究為例,展示了如何將前沿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
“通過參與藥物研發全流程,學生獲得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崩钚医榻B,溫州正在打造“生長因子之城”,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平臺,形成了“小因子、大科學,小切口、大產業”的特色培養模式。
清華大學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提出“精深學習+從游進階”的育人體系。該書院通過“一人一策”培養方案和科學測算最低學分要求,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索空間。
“學生完成從‘應試考生’到‘求知學子’再到‘初級學者’的轉變,需要教育者提供‘寧留白、不超載’的培養空間,保障學生精深學習?!崩羁》灞硎荆@種培養模式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抗挫折能力。
廣州南方學院副校長、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楊雙華對比了中英教育模式的差異。他認為,英國高校通過開放日等活動展示辦學特色,其注重批判性思維和課堂互動的教學方式值得借鑒,“中國教育在基礎知識傳授方面具有優勢,兩者應該取長補短”。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高水平大學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主陣地?!闭憬≌f副主席、九三學社浙江省委會主委葉正波表示,希望浙江高校堅持開放育人生態,推進學科交叉育人,實現產教融合發展。
現場還舉行了“人才培養國際咨詢委員會成立儀式”。該委員會將為浙江工業大學健行學院發展提供戰略咨詢,更好地服務浙江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
據悉,論壇同期舉辦第十一屆浙江工業大學“健行”本科生學術論壇暨首屆“健行杯”本科生國際創新學術大賽。該大賽為各高校本科生搭建國際化學術平臺,激發學生創新活力,助力拔尖創新人才在實踐中成長。(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