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葉莉 劉聰 李亞茹
7月5日,武漢“名家論壇”暨典籍里的思政課《走進五十六道門:十五載尋訪奏響民族融合新樂章》主題講座在武漢圖書館報告廳舉辦。《走進五十六道門》系列叢書作者周元,以其歷時十五載深入我國五十六個民族聚居區的非凡尋訪經歷,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飽含深情、生動鮮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會。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讀者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活動伊始,一場簡樸而隆重的贈書儀式溫暖舉行。周元將其著作——五輯系列叢書《走進五十六道門》和紀實散文集《海南散記》共30冊書籍,捐贈給武漢圖書館。《走進五十六道門》是周元對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代表性地區自然風光、風俗習慣、飲食、名人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記錄,鮮活地反映少數民族的風情風貌與交流交融。武漢圖書館館長羅萍代表圖書館接受贈書,并向周元頒發了捐贈證書,表達了對周元支持公共文化事業、傳播民族團結精神的誠摯感謝。
講座中,周元深情回顧了他的漫漫尋訪路。在他的講述中,那些溫暖的瞬間仿佛來到了觀眾眼前:在赫哲族漁村火炕上的徹夜長談,以及與鄂溫克族老人結下深厚忘年交,尋訪最后的“紋面女”的經歷……正是這些最樸素的生活融入,讓他跨越了陌生,收獲了理解與信任。
他還動情描繪了時代發展賦能民族融合的嶄新圖景:阿昌族老人如何興致勃勃地玩轉新媒體,記錄分享本民族文化;少數民族青年通過外出務工開闊眼界、提升技能,并將先進理念和技術帶回故鄉,成為推動民族地區發展的新生力量。
講座后的互動環節氣氛尤為熱烈,讀者踴躍舉手,爭相分享自己的相關經歷。
一位曾赴恩施旅游的觀眾動情回憶了在土家族村寨學跳擺手舞的經歷,“那種圍著篝火、踏歌而舞的歡騰,至今想起來都覺得熱血沸騰,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熱情與生命力。”另一位觀眾則分享了她結識的一位藏族朋友,“他教我唱藏語歌,雖然歌詞不太懂,但旋律里的遼闊和虔誠直擊心靈。他常說‘我們是一家人’,這份情誼特別珍貴。”還有觀眾興奮地談起在云南品嘗到的彝族特色美食“坨坨肉”和“苦蕎粑粑”,直言“味蕾記住了那片土地的獨特風味”。
本期講座由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武漢圖書館承辦。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