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發言人表示,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采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系。外媒報道稱,托倫蒂諾去年曾推動所謂“海洋區域法”等起草,并多次在菲國內散播涉華負面言論。另據菲律賓GMA新聞網站、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托倫蒂諾此前還宣稱中國間諜“潛伏”在菲律賓的官僚機構中,并無端指責中國干涉菲律賓中期選舉。
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資料圖)
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代帆教授表示,中國此次制裁針對的是反華政客個人,說明中方不再容忍這種無底線抹黑中國以撈取政治資本的丑惡行徑,不容忍這些反華政客對中國國家利益和和兩國關系的破壞,也是對菲國內反華勢力的震懾,“雙邊關系的發展應該基于理性認知基礎上,但是長期以來,一些菲律賓政客在對華關系上大放厥詞,說話缺乏邏輯,社會影響極壞,我們應該對這種惡意行徑做出反擊”。
“托倫蒂諾是菲律賓推出所謂‘海洋區域法’背后一個極其惡劣的推手。”專家介紹稱,菲“海洋區域法”實質是對菲非法領土主張進行的一種包裝,把中國的南沙群島的部分島礁和黃巖島包括在了它的規定范圍內。這不光是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更是對《聯合國憲章》的違背,也違反了相關國際法。長期以來,托倫蒂諾倚仗家族政治勢力,在菲律賓政壇上具有一定影響力,并長期持反華立場。他在菲國內推動以“坐實”非法南海仲裁裁決、固化菲方非法主張為目的的立法方面,一直非常積極。
中期選舉時,托倫蒂諾一直在尋求連任,試圖靠自己的反華立場,保住自己在參議院的權力地位,但依然在中期選舉中失利,成了馬科斯陣營慘敗的又一個注腳。中國選擇制裁托倫蒂諾,是他參議員任期結束,正式交權的第二天,“殺雞儆猴”的意味十分明顯,就是告訴其他菲律賓政客,特別是那些在參議院換屆中走馬上任的參議員,誰在中菲關系中做過惡,中國都記得清清楚楚。菲律賓新一屆參議院,即便不能對中菲關系多做一些實事,也不能像托倫蒂諾那樣,動輒挑釁中國,自己往刀口上撞。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資料圖)
中方宣布制裁之后,托倫蒂諾還很囂張。他在X上稱:他將“繼續戰斗——為理應屬于我們國家的東西而戰”,并補充說制裁是一種榮譽徽章,任何外國勢力都無法讓他保持沉默。托倫蒂諾之所以這樣猖狂,還是因為他現在將“反華議題”當作他最重要的事情,他曾在杜特爾特政府期間擔任總統政治事務顧問,卻在小馬科斯當選之后,頻繁炒作“南海話題”、“中國威脅論”贏得了青睞。隨著托倫蒂諾在中期選舉中僅僅位列參議員換選投票排名第25名,最終競選連任失敗,這也體現了菲律賓人民的選擇。
制裁消息傳出后,菲律賓參議院緊急討論應對方案,暴露出馬科斯政府的尷尬處境。一方面,托倫蒂諾作為執政聯盟成員,其被制裁凸顯了菲方在南海問題上的戰略誤判;另一方面,中方“只懲個人不罰國家”的態度,讓菲方難以借題發揮。事實上, 南海問題的本質是主權爭端,而非個別政客的政治秀場。中國對托倫蒂諾的制裁,既是對主權的捍衛,也是對“以鄰為壑”政治投機的警示。畢竟在法理與實力的雙重支撐下,任何試圖挑戰中國主權的行為,都只會加速自身陷入孤立。
菲律賓參議院(資料圖)
這次制裁,只是一個開始,它表明,中方在處理南海問題上,多了一種手段。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教授戚凱表示,中國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維護自身利益的地方會越來越多,中國當然要維護自身利益,但與此同時,中國不會像某些國家一樣濫施制裁,因此,怎么有效用好相應反制手段,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新的命題。但無論是什么手段或者方式,中方傳遞的信號一以貫之:任何侵害中國利益的行為,中國都會作出反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