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還能有更多的腦洞大開玩法嗎?
別總想著偷拍!
眼鏡,一定是要用來看的嗎?
如今,能在小米發布會上“請動”雷軍本人的東西已經不多了。
除非,他格外看好。
不過,他看好的結果,或許會變成《聞香識女人》。
最近,小米CEO雷軍發布的“面向下一代智能設備”——小米首款AI眼鏡,將此前略顯冷門的AI眼鏡推向了大眾市場。
7月1日,有媒體線下走訪上海小米門店發現,這款AI眼鏡盡管發布不到一周,目前現貨已經處于基本售罄狀態。
發布會上,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表示,小米AI眼鏡是面向下一個時代的個人智能設備、隨身的AI入口。
這也是幾乎所有目前這個賽道參與者的共識:解放雙手,甚至替代手機,成為更主流的隨身AI設備。
據介紹,小米AI眼鏡出廠搭載超級小愛,可以幫用戶拍照、錄像、問答和翻譯,支持10種語言同聲傳譯、多模態百科問答,同時還支持視覺掃碼支付。
此外,還可實現跨設備、跨應用相機協同,支持三方App第一人稱視頻通話、三方App直播,并且搭載獨立Type-C接口,支持邊用邊充。
從外形上看,小米AI眼鏡長得就像一款普通的黑框眼鏡。除了黑色,標準版還提供了玳瑁棕和鸚鵡綠兩種顏色,半透明的設計也使之更具科技感。
價格上,小米AI眼鏡有標準版和電致變色版兩種配置,前者售價1999元,后者中,單色電致變色版為2699元,彩色電致變色版售價為2999元。
疊加國補后,標準版售價1695元起。
AI眼鏡,起風了、搶瘋了。
就在小米眼鏡發布兩天前,Rokid(靈伴科技)與藍思科技聯合開發的AI+AR眼鏡Rokid Glasses在藍思科技湘潭基地正式下線。
如果再往前推一個月,Google I/O 2025大會上,谷歌推出了基于Android XR的Xreal AI眼鏡——Project Aura。
但要說小米AI眼鏡有多好,恐怕也見仁見智。
最明顯的缺陷就是重。
小米AI眼鏡重40g,若再配近視鏡片,還要再加一些。
另外,如果是全家的智能家居都使用小米,喊了小愛同學,經常會一起響應,發生烏龍。
小米AI眼鏡到底有什么用?
對此,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梁婷婷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可能《聞香識女人》的那場探戈,能夠被AI眼鏡完美“復刻”。
說到底小米這款產品還是更像一款具備社交貨幣功能的“玩具”。
除了便攜度較高之外,不論是當作耳機、運動相機還是語音助手都顯得“雞肋”。
對于最廣泛的用戶而言并無明確的使用場景,有興趣的人會買,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發布呢 ?答案或許是,其進入智能眼鏡賽道也是一次表現其綜合能力的機會。
何況作為手機和互聯網大廠,必須在這個新市場里占據一席之地,未來才有機會。
事實上,不僅是小米,整個行業面臨的仍然是大眾使用場景的局限。
拍攝也好,錄音也好,包括討論度頗高的演講提詞,各種產品解決的更多仍是“癢點”。
沒有辦法說服消費者“你真的需要一副AI眼鏡”,何況它戴久了并不舒適。
不過,AI眼鏡這一品類在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前景還是樂觀的。
或許在現有用戶“玩”的過程中,說不定就能出現打開場景的機會。
哪怕只是解決一部分人的痛點也能形成優勢。
一個腦洞大開的想法則是:也許視障人群真的需要AI眼鏡,此處沒有任何歧視。
能夠智能識別前方障礙物,并通過語音交互提示,且可能具備導航功能的話,或許比導盲犬更有性價比。
這一幕,在好萊塢經典電影《聞香識女人》中出現過。
那個舞池,那個描繪舞池的少年,最終讓阿爾帕西諾飾演的盲人上校用一曲探戈,成就了華章。
這或許就是“玩”出來的場景,但這如果能夠成為現實,就真的能解決一部分人的痛點。
畢竟,導盲犬可不便宜,何況還稀缺。
此前上觀新聞就報道,上海即便按年初37條導盲犬在役估算,也是杯水車薪:全市視障人群約10萬人,供需比例遠低于國際導盲犬聯盟1%的普及標準。
如此說來,如果能玩出一個新賽道,未必不是解決了急難愁盼。
只是,還能有更多的腦洞大開玩法嗎?
別總想著偷拍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