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把這片吹上天,它確實沒《誤殺》那種炸點,也不玩什么讓你腦漿亂飛的反轉懸疑。
但我要說句不太好聽的——這電影要是你看完沒被噎著,是不是對“惡意”這倆字免疫了。
別看票房排第四、5400萬,看起來中規中矩。可你去翻翻今年暑期檔,那些國外大片、商業IP、老掉牙的續集都在拼命拿觀眾眼球的時候,只有陳思誠這貨,敢抬起頭來,盯著我們這幫人直接開刀。
開的是誰的刀?
你我這種每天刷手機、嘴里說著“吃瓜群眾無罪”的人。
一、“拿人命換熱搜”的荒唐戲碼,我們每天都在演
片子最狠的一點,不是劇情,而是它把我們日常見怪不怪的那一套,全給翻出來擺桌子上。
護士李悅救人,結果因為一個缺監控的角落,被當成“兇手”,直接上熱搜,資料扒個底朝天,夜店照、照片P圖、昔日朋友圈,全成了“證據”。
熟嗎?熟到不能更熟。
我們每天都在看這樣的事兒,從李玟,到唐山打人案,再到最近那些“X姓男星疑似家暴”,都一樣。沒判,先殺;沒搞清楚,先定性。
這個時代不是沒真相,而是沒人在乎真相。
“誰最像壞人,誰就是。”
二、“媒體人”四個字,快變成臟話了
陳思誠真敢拍,他把媒體人這個群體拉出來直接打臉。
葉攀——一個自媒體編輯,表面上是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其實跟流量毒販差不多。
采訪完靜靜媽媽一句話沒求證就發稿,結果直接把李悅推進火坑。直播帶節奏、剪輯造情緒,底下觀眾狂歡式圍觀,根本沒人管那姑娘有沒有冤枉。
這片里的“夜話直播間”,就是現實版的“流量集中營”。
不是為真相服務,是拿著話筒賣血、賣眼淚、賣人性。
結果觀眾看得還賊開心,說什么“為人民發聲”,真敢說。
三、我們所有人,都是“合謀者”
我在影院最后十分鐘整個人是僵的。
一個母親站在樓頂,抱著死去女兒的照片,被圍觀直播、評論區刷“她會跳嗎”、“跳不跳都能火”。
你覺得這是藝術加工?你忘了2023年漢陽那個母親了嗎?你忘了那一地香奈兒鞋的留言了嗎?你沒忘,你只是不想承認自己點過贊。
我們早就不是旁觀者,是整場獵殺的參與者。
電影后半段有人說得直白——“沒人關心真相,他們只想要一個可以罵的人。”
這才是最冷的地方:我們早就不圖知道真相,我們圖的,是被圍觀的爽感。
四、別給自己洗白了,你也活在惡意里
你可能說我沒發過惡評,也沒P過圖帶節奏,跟我沒關系。
你真信?
你看到熱搜標題里“疑似”“據知情人士透露”,你點了進去,你看完那個女孩哭的說了句“表演痕跡太重”,你轉發了一個帖子附帶評論“好戲來了”。
你沒傷人,但你在推手。
惡意就是這么來的,不需要動刀,不需要造謠,只要你動個手指,它就成氣候了。
電影里說得直白:“每個圍觀的人都拿著刀,但沒人承認是自己捅的。”
五、陳思誠,這次真的拍對了
我對他之前拍的東西評價一直是:會搞錢,懂套路,但不走心。
這回不一樣。
他明顯不是沖票房去的,也不是拍給你哭著走出影院的。他就是想你悶著,哽著,哪怕一個晚上睡不著。
《惡意》不是一部“讓人感動”的片,是一部讓人不舒服的片。
你看完也許會煩它節奏慢、劇情老套,但你不會忘。
你會記得那一句——“網絡放大鏡下,沒有人一塵不染。”
六、我愿意給這片打五顆星
不是因為它好看,而是因為它不偽善。
不是因為它多牛逼,而是因為它敢冒頭。
不是因為它完美,而是因為它是當下中國電影里,為數不多主動往臭水溝里跳、還撈出點真東西的一部。
如果我們連這種片都不給支持,那以后誰還敢拍不是“合家歡”的電影?
我就說一句:
這個時代缺的是一部部《惡意》,不是一堆堆熱搜爽劇。
你不喜歡這片沒問題,但你別說它沒意義。
我們要的是能讓人閉嘴想兩秒鐘的東西,而不是吃瓜吃出味的糖水片。
陳思誠,你這次,干得真不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