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373列車滯留砸窗事件的通報,堪稱本年度“最迷惑官方回應”!
鐵路部門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結果不僅沒平息怒火,反而把網友們的吐槽熱情徹底點燃,連官媒都忍不住下場開懟。這波操作,簡直比電視劇還精彩!
這份通報看完,網友集體瞳孔地震——全篇都在 “自夸式公關”!
說車站3名工作人員累得夠嗆,開了80多個小氣窗、發了礦泉水,還叫了10輛救護車待命。可唯獨沒提為啥乘客熱到砸窗!
就像你發燒到40度,醫生卻只夸自己準備了足夠的創可貼,這不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 —— 離譜到家了?
更絕的是,通報一口咬定“沒到緊急程度”,但現場乘客的描述卻啪啪打臉:50多歲的阿姨,熱到頭暈被扶走,小孩衣服濕透,男乘客光膀子,連工作人員自己都汗流浹背。
既然叫了10輛救護車,這不就是緊急情況嗎?難不成救護車是來“公費旅游” 的?
鐵路部門的 “苦衷” 咱也懂,沒站臺、天黑、怕乘客跳車,不開車門確實有安全考量。但乘客們的需求也很真實:悶得快喘不過氣了,就想透口氣!
這就好比你在蒸桑拿房里快中暑了,工作人員卻反復強調“出去可能感冒”,誰聽了不火大?
黑衣小伙砸窗時,工作人員用身體擋玻璃渣、守著窗口防止乘客跳車,這份責任心值得點贊。但問題的關鍵在于,為啥非要逼得乘客“自救”?
應急預案里難道沒有更好的通風方案?這就像考試時交了白卷,卻強調自己考場坐姿端正,能得分嗎?
最讓網友炸毛的,是通報的評論區操作。2500多條評論,只放出來 8 條清一色批評砸窗小伙的,其余全 “消失”了。
這波 “精選文學”玩得6啊!
央視網評論區卻滿屏都是“小伙沒錯”“鐵路該反省”,兩相對比,簡直是大型 “雙標現場”。
網友辣評:“若批評不被允許,贊美則毫無意義,這是把網友當傻子嗎?”
說到底,這次事件暴露的是,鐵路應急機制的短板。乘客們其實很包容,沒揪著晚點要賠償,只是希望鐵路部門正視問題、真誠道歉。
可這份通報卻像裹著糖衣的炮彈,表面在安撫,實則在“甩鍋”。網友說得好:“一塊玻璃碎了能換,乘客的心涼了,拿什么暖?”
鐵路部門與其花心思“精選評論”,不如好好反思:如何優化應急預案?怎樣在保障安全的同時,快速響應乘客需求?
畢竟,高鐵跑得再快,服務跟不上,也會被吐槽“掉鏈子”。這場“通報翻車” 給所有服務行業提了個醒:真誠永遠是必殺技,傲慢只會換來群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