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9月3日北京舉行閱兵式,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閱兵式的具體情況和出席的客人安排,我方均已經介紹過。你的具體問題,暫時沒有具體可提供的信息。
這番回應聽起來輕描淡寫,實則意味深長。毛寧沒說報道不實,也沒否認邀請特朗普,只說暫時沒有提供的信息,在外交語境里,這是典型的非否認性回避,往往意味著事情有進展,但是暫時不便公開
簡單說,這事兒真有戲,想象一下以下畫面,特朗普和普京在北京同框出現,這是全球地緣政治的罕見大觀。如果成真,那就是一次符號級的盛世大觀,中方顯然借此是在打造一個全球級別的舞臺,通過閱兵向世界釋放一個極具分量的戰略信號。
毛寧這番無可奉告,恰恰是在為接下來的大動作埋下伏筆,中方這出大戲值得全球掐秒倒數。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9月3號當天,特朗普和普京真的同框亮相,這將是二戰以來,中美俄三國首次在中國主場公開同臺。所釋放的信號不可小覷,這不只是為了紀念抗戰的歷史,更有可能是中方精心編排的一場大戲。那中美俄這三張牌未來到底該怎么打?
在上個世紀,中美俄三角關系一直是由美國主導、蘇聯對抗、中國制衡的模式所構成。但當下美俄關系玄妙,中俄戰略上背靠背,中美之間則保持著斗而不破、緩而不絕的模式
如果特朗普訪華成行,將打破美俄元首不能同場的潛規則。中國這張牌不是打破平衡,是重新設定美俄平衡的起點,中方也不是要強行撮合,而是在以一個主場的姿態向全世界釋放一個信號,誰能接受中方的規則設定,誰就有資格上牌桌。
對日本和歐洲來說,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略壓力測試。對日本來說,中方紀念的是反法西斯勝利紀念日。這個日子在日本看來,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歷史指向性,而如若閱兵臺上上同時站著特朗普和普京,那就意味著日本最怕的場景,也就是美俄之間對話的可能性,正由中國搭舞臺牽線出現。
此外,日本近年來正極力推動對華去風險的戰略,但并未擺脫對中國市場的高度依賴。如果特朗普真的和普京同框現身北京,日本恐怕會擔心中國是否正在通過再平衡三角,來撬動美國對盟友的戰略依賴性。總的來說,這是對日本戰略自信的一次打擊,對其唯美路線的明晃晃的嘲諷。
說歐洲之前,我們注意一個時間點,7月25日前后的中歐峰會。這場峰會是在中歐關系遇冷后,首次恢復的領導人級別的接觸。而就在峰會前一個月,中方或會向世界呈現特朗普、普京同時站在北京的畫面。
法國、德國一向主張對話接觸,而東歐國家普遍對華趨向強硬,美俄同框將讓前者更堅定的支持中歐走近,而讓后者陷入搖擺。總的來說,如若美俄同框現身北京,那歐洲內部的裂痕必定會無限放大。
毛寧的回應沒有否認,這是語言上的留白,也是中方部署的前奏。中方或許不是要挑戰誰,而是想通過一次歷史性紀念的舞臺,為多邊世界安排一面鏡子。誰愿意承認中國是坐標的原點,誰就更容易找到未來的方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