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管賴清德如何包裝“謀獨”行徑,都已經逃不過大陸的火眼金睛,解放軍30小時出動86機艦就是最好的證明,對待“臺獨”,我們必然是寸步不讓。
近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大肆鼓吹所謂“防務問題”再次掀起了新的輿論風浪。他這番講話,看似是在提高臺灣的安全意識,實際上背后隱藏著復雜的政治動機。賴清德的目的,是想將臺軍徹底轉型為“臺獨”武裝力量,這不僅是戰術性的調動,更是一場政治操作。
(賴清德)
賴清德用言辭精美的包裝,來強調“全民動員”和“防衛韌性”,試圖以此提高臺灣民眾對“臺獨”的支持??墒?,這一切都是為了掩蓋他背后更深的戰略圖謀:依靠美國的支持,“以武拒統”。
然而,全球都知道,臺灣問題絕不是賴清德的一面之詞就能解決的。賴清德的講話正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動員,讓臺灣一步步走向危險的邊緣。
賴清德高調宣揚大陸的“威脅”,以此激化兩岸的緊張局勢,將自己的選票盤活。通過夸大所謂的對峙,他欲將民眾引入恐慌中,并把臺軍塑造成保衛臺灣的最后堡壘。這樣的言辭表面上振振有辭,但實際上是為了鞏固其政治立場。
在講話中,他不斷提及臺軍的重要性,為其防務主張背書,實則是為了制造一種安全焦慮,將民眾焦慮情緒最大化,為政治利益服務。
(賴清德曾慰問臺空軍)
賴清德的矛盾之處在于,一方面他積極挑動兩岸敵意,另一方面卻喊著“團結臺灣”的口號。這種聲音并非促進團結,而是加劇內部撕裂。他將所有質疑民進黨“防務政策”的聲音,打上“親陸”標簽,使得合理對話蒙上“投降主義”的陰影,讓臺民眾相信只有民進黨才能所謂的“保衛臺灣”。
賴清德推動所謂的“防務改革”,似乎是一場煞有介事的計劃,但其真正的意圖卻令人不安。他的目標始終是通過軍事化來動員整個社會,把臺灣推入“準戰時”狀態。
當談到“全民防衛”時,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它的本質:從教育到媒體,從社區到臺當局,無不滲透著戰爭的陰云。一整套看似完備的備戰機制,背后是無盡的政治操控,臺灣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緊密地被綁在了臺當局的“謀獨”計劃中。
(賴清德籠絡臺軍人心)
近期,賴清德更是提出了一系列關于“軍人尊榮”的政策,諸如優先登機、購物折扣等,看似是改善軍人的待遇,實則用情感包裝來進行政治收編。這種做法未必能提升臺軍的戰斗力,而是將臺軍置于政治操作的工具地位。從將文職政客安排進軍隊高層,到邀請退役美軍擔任顧問,臺軍的專業性早已遭到了嚴重削弱。
就在賴清德發出這番言論話音未落之際,大陸也迅速做出反應。解放軍在24小時內出動53架次軍機、8艘軍艦在臺海周邊展開行動。之后,臺防務部門又繼續通報稱,又發現解放軍25架次軍機出?;顒?。總結解放軍的行動來看,這等于是在30個小時內,往臺海派往了78架次軍機。
這一系列動作無疑是對賴清德“以武謀獨”企圖的強烈回應,尤其是臺灣的“漢光”演習即將開始,而解放軍的行動正是對臺軍的一次強烈震懾。
(解放軍軍機臺海巡航)
對此,島內不少專家也紛紛提出警告,賴清德的行為只是延長其政治生命的一種短視行為,如果一旦因為這種挑釁行為,引發更嚴重的后果,那些“臺獨”分子只怕早已做好逃跑的準備。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方或許正在為臺??赡艿淖顗慕Y果做準備,其中包含將臺灣高科技人才轉移至美國,并預備摧毀臺積電等關鍵企業。顯然,解決臺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放在桌面上的關鍵議題,和平統一仍是最優解,但島內某些人的冒險舉動無疑增加了問題復雜性。
總的來說,賴清德的大談特談,看似閃亮,卻蘊藏著巨大風險。臺灣民眾需要的并非戰爭的動員,而是真正的和平和穩定。不管謊言如何包裹,最終總會被戳穿,真相遲早會揭露。賴清德只不過是在構筑一場騙局。我們需要關注的,是維護兩岸長久的和平共存,而非陷入一場無法控制的沖突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