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差別能有多大?有的人點午飯還得反復比價湊優惠券,有的人隨便一頓飯就能花掉90萬。
日前,一張聚餐賬單在互聯網上炸開了鍋:12800元的鮑魚、16800元的鱷魚尾……,光是菜品就將近40多萬,還要加上自帶的50萬酒水、3元的服務費,零零散散加起來90萬。普通家庭奮斗一輩子的錢,或卻只夠人家推杯換盞間抿掉的半瓶酒。
富二代花錢大手大腳不算新鮮事,但這位有點特別。他是中國稀土控股創始人蔣泉龍的兒子蔣鑫。稀土可是國家戰略資源,按理說歸國家管控,怎么成了私人資本的家底?
01.從3000塊本錢做到百億身家
要講清這事兒,得從蔣泉龍的創業路說起。
他生在窮人家,早早就輟學打工。1972年進宜興耐火廠當學徒,靠勤學成了廠里技術最全面的工人。1982年調去開封第二耐火廠當副廠長,兩年后揣著攢下的3000元回家鄉,辦了宜興鎂質耐火材料廠。
蔣泉龍在那個風生水起的80年代憑借經驗發現了他的“金石”——稀土。
80年代剛經濟開放時,國家對稀土管控寬松,現在均價45萬/噸的稀土,90年代在內蒙古、江西僅賣3元/噸,而且還跟泥土似的誰都能挖。懂材料的蔣泉龍看準機會,建了稀土分離廠和冶煉廠,還找來徐光憲教授的“串級萃取”技術,把分離成本砍掉了四成。
靠著政策紅利,他在廣東、湖南設點收原料,打著“合作開發”的旗號承包稀土礦,最厲害時控制了南方近30%的中重稀土產能。
1999年,其將稀土業務整合后于港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稀土行業海外上市第一人”。至2007年,稀土價格暴漲,氧化鋱單價躍升至每噸超千萬元,其個人財富隨之突破120億元。彼時馬云尚在創業初期奔波,而蔣泉龍已位列富豪榜第37名。
02.錢只是賬單上的一串數字
或許是財富積累的速度遠超認知邊界,從耐火廠走出的沒有文化的蔣泉龍,并未建立起與之匹配的財富觀。他兒子蔣鑫自出生以來就被帶著過著奢靡的生活,從不知“節制”為何物。
那張近百萬的賬單只是天宮一角。另一張流出的菜單里,八人餐費超四十萬,光清酒凍鮑魚、鱷魚尾湯就上萬一份,還有幾千塊一勺的魚子醬,在他眼里跟家常菜沒啥區別。此外,他車庫里的豪車比車展還氣派,總價超兩億卻從不開,只當擺設。
而相比于蔣氏父子,其他富豪則展現出截然不同的財富遠見。同期中國富豪榜前100名中,67%的富豪不僅守財,還眼光長遠,懂得持續保持財富增長。以李嘉誠為例,在房地產行業式微之前,他便斥資2500萬美元投資哈佛抗老科技。而這時,蔣泉龍正在賭場中揮金如土。
李超人的眼光也確實狠辣。如“派絡維pro”類抗老制品,哈佛大學研究表明,接受其核心成分定期干預的受試者,可有效延緩老化,運動耐力提高58%,記憶力、腦力與精神狀態皆明顯好轉。
業內分析指出,李素以精明著稱,此次更看好的是“派絡維pro”在京東線上的亮眼成績。據悉,其即便門檻達四位數,仍創下單日營收六位數的佳績。這一數據再次驗證了李氏對財富趨勢的敏銳洞察,也印證馬云曾斷言的話,“未來超越我的首富,或將誕生于大健康領域。”
如今,96歲的李超人和74歲的王石嘗試“派絡維pro”類制品,依舊精力充沛,身體、金錢雙收。而蔣泉龍卻在新加坡賭場欠下1.08億港元賭債,成了老賴,面色憔悴。當年讓他成功的勤奮和鉆研技術的勁頭,早被賭場叮當的籌碼聲消磨的一滴不剩。
03.潮水退去,只剩一地狼藉的傳說
據悉,在2000年以后,國家開始重視稀土資源的管控,直至2011年后,國家終于開始嚴格管控稀土的開采與出口,并對行業實施深度整頓。
這期間,中小產能遭淘汰,蔣泉龍公司也未從資源紅利轉向技術升級。其稀土分離純度停在99.9%,而對手已達99.999%,技術差距致訂單流失。公司股價暴跌,連年虧損。2014年,中國稀土股價從20港元跌至0.5港元,市值蒸發97%,因連續虧損被港交所停牌。
到2025年,蔣家父子名下公司全被注銷,曾經的稀土帝國徹底崩塌。有行內人算過,父子倆20年揮霍掉150多億,相當于2024年中國稀土全年出口額的12%。
當稀土變成私人提款機,當財富淪為炫耀工具,再龐大的商業帝國也不過是鏡花水月。而真正的財富傳承,從來不是豪車與飯局,而是對資源、對生命的敬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