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7月9日這個坎兒越來越近,特朗普大概怎么也沒想到,手里那些王牌突然就不好使了。
本來還指望能像2018年那會兒一樣,幾句狠話就能讓各國乖乖就范。哪知道這回等來的是韓國直接掀桌子,歐盟硬扛到底,連日本都開始反諷了。
這場前所未有的集體背叛咋就發生了?中日韓聯手真能撼動現有格局?
文/李天真
這下真炸鍋了
29個國家一夜之間全翻臉了!你要知道,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鬧的外交摩擦,而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集體亮劍。7月3日這天,韓國總統李在明率先開火,在記者會上直接甩出狠話:"跟美國談不攏!"這話說得夠直接,連外交辭令都懶得用了。
緊接著,歐盟主席馮德萊恩也不客氣,正式聲明稱"7月9日前達成協議根本不可能"。與此同時,日本首相石破茂更是公開反擊特朗普的汽車關稅威脅,那語氣里透著一股"你愛咋咋地"的味兒。
這29個國家可不是啥小角色。GDP加起來占全球六成多,跟美國的貿易額超過8000億美元。說白了,這些"盟友"要是真撂挑子不干,特朗普那150萬個就業崗位可就懸了。更要命的是,這些國家已經開始實際行動了:歐盟啟動緊急反制預案,韓國三星秘密將500億芯片訂單轉給中國企業,日本豐田直接讓美國工廠提前放假。
當29個國家的貿易部長同時在桌子上拍出同一個聲音時,那震撼效果就像雷鳴般轟響。全球供應鏈這張網,美國以為自己是蜘蛛,結果發現自己可能只是被困在網中央的獵物。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回特朗普的反應也特別耐人尋味...
特朗普這回真慌了
說起特朗普的反應,那真是夠戲劇性的。7月4日凌晨,這位推特治國的高手連發三條推文,字里行間透著一股"我可能真低估了這幫家伙"的味兒。最關鍵的是,當記者追問"如何與170多個國家同時談判"時,特朗普脫口而出的"我們辦不到"才暴露了真相。
白宮內部聽說已經亂成一鍋粥。特朗普的經濟顧問還在堅持強硬路線,財政部官員卻拿著海關總署的報告直拍桌子,因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在2025年上半年又漲了18%,加關稅根本擋不住中國貨。美聯儲主席辦公室更是發來警告,貿易戰可能導致美元結算份額跌破53%的紅線。
最逗的是,商務部的人竟然開始秘密接觸日韓代表,想著能不能把這個聯盟給分化瓦解了。可問題是,當你的"盟友"發現跟你做朋友比當你敵人還危險時,這種小動作只會讓他們抱得更緊。
特朗普團隊完全沒看懂全球供應鏈的新格局。現在韓國存儲芯片三天不出口,蘋果生產線就得停工;德國汽車零部件斷供,美國車廠立刻癱瘓。若按"對等關稅"開戰,沃爾瑪貨架三個月內會空掉四成。這些企業老總給國會山打電話的速度,比貿易代表念文件快得多。
不過話說回來,真正的轉機可能還得看東亞這邊...
鳩山這話說得有點意思
就在特朗普焦頭爛額的時候,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站出來說了句大實話。在北京的世界和平論壇上,這位83歲的老政治家直接點明了:就算特朗普下臺,美國的套路也不會變。這話聽起來扎心,但確實夠一針見血。
鳩山的邏輯很清楚:美國已經完全變了,未來不管誰當總統,都會延續現在這套"美國優先"的玩法。因為如果不這樣,他們根本贏不了選舉,"這就是當今美國政治的現實"。連新加坡副總理顏金勇都公開警告說,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延續至特朗普任期之后,企業得做好長期準備。
更關鍵的是,鳩山提出中日韓可以趁著2025年韓國辦APEC的機會,好好商量商量怎么抱團取暖。他甚至建議日本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日中企業在第三國成立合資公司。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你仔細想想,中國的稀土、日本的精密技術、韓國的半導體,這組合確實有點厲害。
以新能源產業為例,中國鋰電池產量占全球80%,日本掌握關鍵隔膜技術,韓國控制全球43%的電池材料市場。若三國協同發展,將直接掌控全球新能源產業70%以上的關鍵環節。這不是簡單的經濟合作,而是在重新定義產業鏈的游戲規則。
當然了,合作說起來容易,真要做起來那門道可就多了...
這可能真是個歷史機會
說到底,眼前這個局面其實給東亞三國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美國那套"分而治之"的老把戲越來越不靈了,當29個國家能夠聯合起來對抗關稅霸凌時,說明多邊主義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崛起。
中日韓要是真能在新能源、半導體這些關鍵領域深度合作,搞不好能掌控全球70%以上的關鍵環節。更重要的是,這三國的產業互補性正在創造新的可能:韓國半導體、日本精密設備、中國制造體系形成的"技術鐵三角"已具雛形。若三國協調稀土進出口政策,就能反制美國軍工和汽車業,這叫打蛇打七寸。
美國霸權的致命傷已經暴露:盟友不再是隨意拿捏的棋子,而是敢掀桌子的玩家。特朗普以為關稅是武器,殊不知它正燒掉美國最后的信譽。當歐盟轉頭加速推進《中歐投資協定》、日韓企業扎堆遷往東南亞避稅時,真正被孤立的恰恰是美方自己。
最重要的是,這不光是經濟賬,更是一次重新洗牌全球秩序的機會。當美國無法再像二戰后80年那樣扮演世界秩序的領導者角色時,區域合作就成了各國的必然選擇。RCEP已讓中日韓關稅減免90%,下一步推動三國自貿區2.0版的條件正在成熟。
結語
這場29國集體亮劍,說穿了就是對美國那套霸權邏輯的集體覺醒。以前那些"盟友"像棋子一樣任人擺布的日子,看樣子是真的要過去了。特朗普大概到現在還沒搞明白,真正被孤立的恰恰是他自己。
當馮德萊恩堅持硬扛關稅壓力,李在明轉頭擁抱中國訂單,石破茂公開指責美國邏輯時,這場博弈的結局其實已經一目了然。鳩山由紀夫那句"團結的時刻到了",與其說是戰略規劃,不如說是給美國霸權提前敲響的喪鐘。
面對這樣的歷史轉折點,你覺得中日韓這三個冤家能真正聯起手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