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時突然看到熱搜榜上蹦出個“TS偽娘阿紅”,頓時覺得中文互聯網又要迎來一場大型的群體狂歡。
每次涉及性的話題,網絡總是一邊擺出道德警察的嚴肅面孔,一邊卻又難掩骨子里那點兒見不得光的小激動。一方面義正詞嚴地譴責“世風日下”,另一方面則暗戳戳地跑去搜索究竟什么是“TS偽娘”。
說到底,大家熱衷討論這種話題,也無非是因為好奇心與窺私欲罷了。
但這次我所在的幾個群里的討論點倒是很有趣:
“喜歡偽娘的男人,到底算不算同性戀?”
作為一個女性,我倒是想以稍微冷靜點的態度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偽娘”這兩個字本身就帶著一股子戲謔與獵奇的意味。本質上說,“偽娘”是生理男性通過女性化的打扮與表現,來達到一種比女性更夸張、更極致的女性化呈現。也就是說,他們本質上是在刻意制造一種極端的女性符號。
可是我們得問一句:男性為何會被這種刻意放大的“女性氣質”所吸引呢?這里面恐怕不僅僅是簡單的性取向問題。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類的性欲對象本身并非僅限于生理性別。許多性學研究都指出,人類的性趣不僅涉及生物學的性別,還涉及社會文化的建構(gender construct)。簡單來說,性吸引可能更多地來自于符號和意象,而非純粹的肉體。某種程度上,男性迷戀偽娘,可能恰恰是迷戀這種符號化的女性氣質,而不是迷戀“男性”。
從文化的層面上來看,這種現象其實也可以追溯到傳統社會中對女性氣質的審美標準。傳統意義上的女性美,往往強調柔順、嬌媚、被動甚至弱勢。而偽娘恰好以極致甚至夸張的形式,把這種女性氣質呈現給男性,使他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征服感與安全感。
但換個角度看,這里面還隱藏著一種“逃避現實女性”的心理。真實世界中的女性,往往有復雜的情緒需求,有經濟負擔,有社會責任,有生活壓力,而男性在面對這些壓力時,往往顯得手足無措甚至恐懼。于是,當出現一個無需承擔現實壓力的女性意象時,某些男性自然會本能地沉溺其中。簡單點說,這種心理本質上是懶惰的:懶得與真實女性打交道,懶得面對生活中的真實挑戰。
再深挖一點,從社會學和權力結構的視角來看,偽娘本身實際上在無意識中重塑了一種新的性別權力關系。偽娘表面看似柔弱,實則在觀眾的視線中掌控了主動權。他們通過精致的妝容、夸張的舉止、刻意的嬌媚,將觀看者的欲望牢牢地抓在手中。這種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是傳統男女互動關系中所不具備的,給觀眾帶來了新鮮感與刺激感。
因此,我們再回頭看那個最初的問題:喜歡偽娘的男人算不算同性戀?
答案可能要更復雜一點:他們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異性戀,也不全然是同性戀。他們可能屬于一種更復雜的“跨界”群體:他們愛上的并不是某個明確的生理性別,而是一種精心包裝過的、符號化的“虛擬女性”。
講到這里,我想起了很多朋友的經歷。她們總是抱怨自己的男朋友或者丈夫,對動漫人物、虛擬偶像、甚至游戲角色的癡迷遠遠超過對她們本人的興趣。這背后的道理其實是相通的:這些男性真正喜歡的,未必是現實中那個活生生、有情緒、有負擔、有真實欲望的女性,而是那個不真實的、虛擬的、可以隨心所欲塑造的幻想。
作為女性,看到男人們瘋狂地迷戀“偽娘”,說實話內心多少會有些無奈和苦澀。因為在這個話題背后,暴露出的是現實世界中男女關系的緊張與失衡,是男性在情感互動中面對現實的無力感和逃避傾向。
所以,問題真正的重點其實不是同性戀與否,而是我們在現實的情感關系中,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導致人們寧愿逃進虛擬的世界。
寫到最后,問一句真誠的問題:你真的是喜歡偽娘,還是只是沒法面對真實世界里的女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