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媒7月6日報道,對于居住在莫斯科郊外小鎮的中產夫婦謝爾蓋·杜日科夫和瑪麗亞·佳布特而言,西方因烏克蘭沖突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尚在可控范圍內。
這對夫婦開著一輛車,去委內瑞拉度假,購買俄羅斯制造的“卡門培爾”奶酪。他們在米蒂什奇有一套簡樸的兩居室公寓,米蒂什奇位于首都東北部,有30萬人口,公寓最近剛翻新過,他們那臺冰箱里也塞滿了俄羅斯商品。
盡管有人警告經濟衰退和高通脹即將來臨,但他們和許多其他俄羅斯人都覺得,俄羅斯經濟已成功適應了西方制裁,即便這意味著要和一些知名的西方品牌永久告別。
在一家化妝品公司工作的瑪麗亞說,“從我日常生活的角度來看——家、家庭、工作、休閑、朋友、愛好和興趣,老實說,我并沒有感受到制裁的影響,沒有哪個品牌離開后留下那么大的空白,讓我覺得沒有它們就活不下去。”
超市已經找到了許多國產和進口替代品來替代西方產品,包括瑪麗亞最愛的卡門培爾奶酪。她說道,“很好吃。我還沒嘗過真正的法國卡門培爾奶酪,所以沒法比較,總的來說,我的生活沒有太大變化。”
2014年,莫斯科吞并烏克蘭克里米亞后,西方國家首次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莫斯科對其鄰國發動全面進攻后,這些制裁顯著收緊。
莫斯科則通過擴大國內商品生產、將貿易從西方轉向“友好”國家,并通過第三國進口其他商品來應對。對于普通俄羅斯人來說,最明顯的影響就是西方品牌紛紛從超市貨架和商業街上消失。
謝爾蓋說,兩年前,他遭遇車禍后,由于制裁,他等了“三個月”才拿到修理他那輛韓國起亞汽車的零件。“那時我才意識到,或許賣掉我心愛的韓國車,換一輛車更明智,”他告訴媒體。
瑪麗亞也表示,她發現“某些”商品類別更難買到。但總體而言,她說,“我并沒有覺得缺了什么。尤其是在食物方面。選擇很多,也很豐富。”
自2022年俄烏沖突以來,俄羅斯經濟一直動蕩不安,這場軍事進攻已導致數萬人死亡。2023年和2024年,俄羅斯經濟強勁擴張,這主要得益于國家在沖突上的大規模國防開支,但目前,在官員所說的“過熱”期過后,經濟增長正在放緩。
通脹也一直居高不下,一年多來,通脹率一直是央行目標的兩倍多。瑪麗亞和她丈夫的總收入約為30萬盧布(約合3800美元),高于一人平均工資約10萬盧布的水平。
瑪麗亞承認物價在上漲,但她表示,她的家人并沒有因此“叫苦連天”。“我們又不是三年前買一公斤(35盎司)蕎麥,現在只能買得起600克了,物價只是慢慢上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