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美國不能像幫以色列那樣幫烏克蘭?7月6日,有記者向特朗普拋出了這個困擾烏克蘭人許久的尖銳問題。
特朗普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迂回表達了兩層意思:
一是老調重彈,稱俄烏爆發戰爭,是前任拜登的錯,這個鍋不應該由自己來背。他的原話是:“如果我當年是總統,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全面戰爭就根本不會發生。”
二是強調美國已經幫襯了烏克蘭很多,現在還在幫助烏克蘭。
特朗普還告訴記者,他最近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有過一次良好的通話,而與克宮領導人普京的通話則令他非常失望。
看樣子,特朗普心中的天平,逐漸開始向烏克蘭傾斜。這是烏克蘭和歐洲所樂見的。
為什么美國對待以色列和烏克蘭親疏有別?原因總結起來,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是雙邊關系性質不同。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長期、正式的戰略盟友,兩國簽有多項防務協定,美國對以色列有實質性的安全承諾。烏克蘭雖然是美國的重要伙伴,但不是正式盟友,沒有簽署共同防御條約。因此美國沒有義務直接出兵援助。
二是戰略地位差異明顯。以色列處于中東,美國希望其維持地區穩定、對抗伊朗、打擊恐怖主義,是美國地緣政治的重要支點。而烏克蘭靠近俄羅斯,是蘇聯解體后的“灰色地帶”,對美國來說重要,但卷入過深可能引發與俄羅斯的直接沖突,代價很高。
三是對手不在一個量級。美國支持以色列,主要是打擊恐怖組織或地區性對手,如哈馬斯、伊朗,風險相對可控。支持烏克蘭則意味著與核大國俄羅斯對抗,任何誤判都可能導致升級甚至核沖突。
四、國內支持度也不一樣。以色列問題在美國政治中具有高度共識,支持以色列是兩黨共識,背后有強大的猶太利益集團支撐。但是援烏問題在美國黨派間有分歧,部分保守派,包括特朗普本人及其執政團隊,認為援烏開支過高、得不償失。每一筆對烏援助都可能引發國會爭議。
所以,澤連斯基和基輔當局還得有自知之明,不要奢望特朗普政府能像支持以色列那樣,掏心掏肺地幫助烏克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