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比亞迪穩坐鐵王座,新勢力陣營廝殺慘烈,傳統車企加速轉型,而小米這樣的跨界玩家也來勢洶洶。比亞迪單月狂賣38.2萬輛,同比增長12%,相當于每天賣出1.27萬輛,這個數字比不少車企半年銷量還高。而另一邊,問界首次超越理想,零跑連續4個月蟬聯新勢力銷冠,小米SU7單月交付超2.5萬輛,整個市場格局正在加速重構。
比亞迪的統治力到底有多恐怖? 6月銷量38.26萬輛,上半年累計214.6萬輛,同比增長33%。王朝+海洋網貢獻了34.2萬輛,秦家族單月4.4萬輛,海鷗狂賣5.1萬輛,就連仰望U8這種百萬級豪車也賣了64臺。更夸張的是,比亞迪海外市場6月出口9萬輛,同比增長230%,巴西工廠投產、自建滾裝船隊,全球化布局讓特斯拉都捏把汗。比亞迪的成功秘訣很簡單——全產業鏈自研+全價格帶覆蓋,從8萬的海鷗到100萬的仰望,你想要什么價位,它都能給你安排上。
新勢力陣營的廝殺,比宮斗劇還精彩。 零跑6月交付4.8萬輛,同比暴漲138%,上半年累計22.2萬輛,穩坐新勢力頭把交椅。它的打法就一個字——“卷”!C16改款上市11天就交付,B01轎車預售價10.58萬起,直接殺入燃油車腹地,讓軒逸、朗逸車主都開始動搖。問界6月交付4.47萬輛,首次超越理想,M9單月1.37萬輛,40萬以上市場硬剛BBA,華為賦能的智能座艙和ADS 3.0成了最大賣點。
理想的日子不太好過,6月交付3.63萬輛,同比下滑24%,環比降11%。增程市場的紅利逐漸見頂,MEGA高端路線遇冷,純電SUV i8、i6又還沒上市,導致部分用戶持幣觀望。理想的問題在于——“奶爸車”人設被抄了后路,問界M8搶家庭用戶,小米SU7搶科技愛好者,零跑搶性價比買家,理想L系列的優勢正在被稀釋。
小鵬算是打了個翻身仗,6月交付3.46萬輛,同比暴漲224%,MONA M03單月破萬,G6改款后銷量回升。但隱憂仍在——中高端G系列占比偏低,智能化標簽不如華為系鮮明,接下來G7能否對抗小米YU7還是個未知數。小米汽車6月交付超2.5萬輛,SU7依然能打,但YU7標準版交付周期長達60周,產能問題成了最大瓶頸。
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子品牌,正在悶聲發財。 深藍6月交付2.99萬輛,同比增長79%;極氪交付1.67萬輛,007GT表現穩定;嵐圖、阿維塔也邁入“萬輛俱樂部”。它們的優勢很明確——背靠大廠,供應鏈穩、渠道廣、成本控制強,不像新勢力那樣動不動就資金鏈危機。比如吉利銀河,銷量同比暴漲202%,極氪雖然同比下滑,但007GT在歐洲市場表現不錯,證明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并非沒有機會。
埃安是個例外,6月銷量2.78萬輛,同比下滑20.5%。曾經靠網約車市場快速起量,如今B端需求飽和,C端又缺乏爆款車型,AION S、AION Y的競爭力被比亞迪、零跑等對手不斷擠壓。埃安需要一場徹底的品牌升級,否則可能會被甩出第一梯隊。
蔚來的“金字塔戰略”初見成效,6月交付2.49萬輛(蔚來+樂道+螢火蟲),同比增長17.5%。蔚來品牌守住高端,樂道主攻家庭市場,螢火蟲下沉三四線,看起來很美,但問題也很明顯——換電站燒錢太猛,銷量增速卻不夠快,盈利壓力依然巨大。
2025年下半年的市場,只會更殘酷。 比亞迪要繼續沖擊500萬年銷目標,問界M7改款即將上市,理想i8、i6兩款純電SUV蓄勢待發,小米YU7訂單爆棚但產能堪憂,零跑能否守住銷冠仍是未知數。更關鍵的是,價格戰還在繼續,特斯拉Model Y可能再次降價,比亞迪秦L DM-i已經殺到9.98萬,誰先撐不住,誰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這場新能源淘汰賽,沒有中場休息。 比亞迪的領先優勢短期內難以撼動,新勢力中零跑、問界勢頭正猛,理想需要純電車型救場,小米要解決產能瓶頸,傳統車企則依靠體系力穩步推進。最終誰能笑到最后?銷量只是表象,真正的勝負手在于技術儲備、供應鏈效率和用戶運營能力。 2025年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定會更加精彩。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你現在有20萬預算,你會選比亞迪、特斯拉,還是賭一把新勢力?評論區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