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四川進入主汛期,各地開啟了一年中降雨集中期及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頻發(fā)期。該時段內,降雨強度更大、歷時更長,洪澇災害事件隨時可能發(fā)生,天氣更加復雜多變,極端天氣明顯增多。
在強降雨發(fā)生后,不同等級的響應及預警將適時發(fā)布。那么,響應與預警等級如何劃分?若遇到次生災害、城市內澇、雷暴天氣等,應當如何避險?
問:應急響應有哪些?何時會啟動?
答:根據(jù)今年發(fā)布的《四川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2025年度修訂)》,四川省防汛抗旱應急響應分為防汛應急響應和抗旱應急響應。在汛期時,當省氣象臺發(fā)布暴雨紅色、橙色、黃色預警,或連續(xù)2天發(fā)布暴雨藍色預警,經綜合會商研判后,將啟動相應級別防汛應急響應,采取相應響應行動,由高到低共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同時,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可根據(jù)當下情況及未來趨勢研判,適時啟動、調整、終止對應級別應急響應。
問:預警如何劃分?
答:按照氣象、水利相關行業(yè)標準,結合本地實際,四川主要分為暴雨、干旱、江河洪水、山洪災害氣象風險四類預警。暴雨、江河洪水、山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從高到低劃分為紅色、橙色、黃色、藍色四個等級,干旱預警從高到低劃分為橙色、黃色、藍色三個等級。其中,氣象、水利等部門負責確定預警區(qū)域、級別, 報同級防指,并按相應權限發(fā)布,氣象部門負責發(fā)布暴雨、干旱預警,水利部門負責發(fā)布江河洪水、山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問:遇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應如何避險?
答:山洪來臨時,不要沿著洪道方向逃跑,而要向兩側快速躲避。
遭遇山體滑坡時,往山坡兩側穩(wěn)定地區(qū)逃離,不要向滑坡體上方或下方逃離;當遇到無法逃離的高速滑坡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或躲避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注意保護好頭部。
遭遇泥石流時,在河邊要往河兩邊跑;在山谷徒步要往與泥石流呈垂直方向的兩邊山坡上面爬,決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要到平整安全的高地進行躲避;可以就近選擇樹木生長密集的地帶逃生,但不要爬到樹上躲避。
問:遇低洼地區(qū)內澇如何應對?
答:城市內澇發(fā)生后,需密切關注警示標志,切忌冒險涉水,水深位置路段應下車探索或繞行,不可盲目強制通行;車輛進水熄火后,切勿試圖啟動發(fā)動機,應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切勿單身游水轉移,要避開燈桿、電線桿、變壓器、電力線及其附近的鐵欄桿、樹木等有可能通電的物體;發(fā)現(xiàn)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必須繞行,迅速遠離。
問:遇雷暴天氣應如何避險?
答:暴雨常常伴隨雷電而來,若遇到雷暴天氣,外出行人應就近尋找安全處躲避;在空曠場地,不要使用帶有金屬桿的物體,不要撥打或接聽手機;雨中避開燈桿、電線桿等有可能通電的物體;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倒地,切忌用手接觸觸電者,應及時撥打求助電話。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魏捷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