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7日,中國女籃在熱身賽中遭遇澳大利亞女籃,最終以63:76的比分惜敗,結束了此前的四連勝。
這場比賽不僅是一場普通的熱身,更是一次對中國女籃當前實力與狀態的全面檢驗,尤其是在張子宇缺陣的情況下,球隊的整體表現備受關注。
澳大利亞女籃,作為世界排名第二的強隊,其身體素質、對抗能力以及大賽經驗均不容小覷。比賽中,她們充分利用了內線優勢,通過強硬的防守和高效的進攻,給中國女籃制造了巨大壓力。
首節比賽,盡管韓旭表現活躍,連續命中中投,羅欣棫也命中三分,但隨著韓旭的下場,澳大利亞女籃迅速利用內線優勢拉開分差,中國女籃以19:28落后結束第一節。
進入第二節,中國女籃的進攻陷入低迷,前6分鐘僅得3分,失誤和犯規頻發,澳大利亞女籃趁機將分差擴大至21分。上半場結束,中國女籃以31:49大幅落后。下半場,中國女籃調整戰術,加強防守,外線投籃手感也有所提升,楊力維、羅欣棫等球員命中三分,一度將分差縮小到個位數。然而,末節再次陷入進攻低迷,前6分鐘僅得兩分,盡管隨后一度將分差縮小到7分,但澳大利亞女籃連續命中兩記三分,穩住了局面,最終中國女籃未能實現逆轉。
這場比賽暴露了中國女籃在多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外線失準成為制約球隊進攻的關鍵因素。全場比賽,中國女籃的三分命中率僅為27.8%,遠低于此前熱身賽對陣日本時的45%。澳大利亞女籃擴大了防守范圍,限制了中國女籃的外線出手,導致進攻陷入單一模式。其次,失誤過多也是一大隱患。全場比賽中,中國女籃出現了18次失誤,比澳大利亞女籃多了6次,尤其是在第二節,連續的傳球失誤和進攻犯規讓對手打出快速反擊,直接導致分差擴大。此外,對抗能力不足也是中國女籃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面對澳大利亞女籃強硬的身體對抗,中國女籃在技術特點發揮上受到限制,籃板球也落后對方10個。
張子宇的缺陣對中國女籃的影響尤為顯著。作為球隊內線的重要支柱,張子宇的身高和對抗能力為球隊提供了強大的內線支持。然而,在這場比賽中,由于張子宇的缺陣,中國女籃在內線對抗、籃板球保護以及戰術體系上都受到了明顯影響。澳大利亞女籃內線得分更容易,籃板球落后也使對方容易發起二次進攻得分。
值得注意的是,張子宇的缺席并非偶然,而是宮魯鳴教練有意安排其休息,借此機會測試球隊在無高點支撐下的整體攻防表現,尤其是外線能力的適應情況。然而,從比賽結果來看,中國女籃的問題不容忽視。盡管如此,這場失利也并非毫無意義。它為中國女籃提前敲響了警鐘,有助于在亞洲杯開賽前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人員篩選。
7月8日,中國女籃將再次對陣澳大利亞女籃,這將是球隊在亞洲杯之前的最后一場熱身賽。對于中國女籃而言,這是一次寶貴的調整機會,也是一次檢驗調整效果的實戰。
- 7月7日,CCTV5CCTV5+節目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