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遼寧頻道
7月5日,由遼寧省委教育工委、遼寧省教育廳指導,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思想道德建設專委會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中青年學者研討會暨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學術會議”在遼寧阜新召開。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岑松,阜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一民出席開幕式,教育部思政司原司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兼思想道德建設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北京科技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長馮剛教授作大會主旨報告,開幕式由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于海臣主持。
岑松深情回溯了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七十六載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傳統,介紹了將“太陽石精神”與偉大抗戰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實踐。他指出,遼工程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高質量發展,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著力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具有“太陽石精神”、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應用創新型人才。
王一民表示,阜新市將積極創造條件,支持遼工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鼓勵開展偉大抗戰精神等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研究和闡釋工作,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充分用好阜新豐富的抗戰歷史資源、工礦文化資源和轉型發展實踐資源,打造富有阜新特色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生動的阜新樣本。
馮剛以“思政引領力與思政學科發展的內生動力”為題作主旨報告,從思政引領力在教育強國建設的出場中揭示如何把握思政引領力的三個著眼點,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中闡述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規律性把握,從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應對中提出發掘思想政治教育內生動力、運用數字技術為思想政治教育賦能增效的具體路徑。強調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中國共產黨治黨治國的重要方式,思政引領力對于教育強國建設基本方向的指引是一種內在作用,這種作用的發揮由思政引領力的功能決定。
大會還設置了主題報告、主題交流和中青年學者研討等環節,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劉艷輝教授就大會取得的成果進行總結,并對各位專家學者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大會緊緊圍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前沿問題”與“偉大抗戰精神的時代價值與教育傳承”兩大主題,展開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與探討,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此次會議聚焦學科前沿,為全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中青年學者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更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家一致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神圣使命;偉大抗戰精神承載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密碼,兩者的融合研究與實踐,前景廣闊,責任重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共同努力為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創新發展、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智慧和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