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十國各退一步,聯合聲明順利發表,莫迪的表現十分反常。
金磚國家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發表聯合聲明后,各路印媒立刻開始鼓吹莫迪在巴西的“外交勝利”。
主要是這份聯合聲明,在涉及反對恐怖主義的措辭上,很是照顧印度之前的立場,用最強烈的語言譴責了早些時候發生在帕哈爾加姆的襲擊事件,還有莫迪政府近期反復掛在嘴邊的“跨境恐怖主義”。
【印媒鼓吹莫迪在巴西的“外交勝利”】
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場金磚峰會,印度的表現簡直和之前上合開會時“判若兩國”,對各個議題都很配合,跟著金磚譴責針對伊朗和加沙的襲擊,也表明了對關稅政策的反對態度。
要知道,之前上合譴責以色列打擊伊朗時,印度可是第一時間劃清界限,后來上合防長開會,印度也不愿在聯合公報上簽字,擺明了是要阻撓議程。
為何到了金磚,印度又是另一副做派?這背后主要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這次金磚峰會的東道主是巴西,莫迪這次高調訪問南美國家,是總統盧拉的座上賓,此外印巴兩國又對聯合國改革有共同語言,在地緣上沒多少矛盾,因此巴西操辦的金磚峰會,印度沒理由不捧場。
【金磚十國各退一步,聲明用了較為委婉的措辭】
再說了,明年輪到印度當金磚的東道主,莫迪要是繼續唱反調,也不利于峰會的承上啟下,還有可能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現在印媒都認為,眼下普京沒有親自到場,中方另有安排,莫迪就是金磚峰會的“主角”,東道主雖然是巴西,卻儼然成了印度的“主場”,在這一觀念的驅動下,莫迪也不會自己拆自己的臺,而是要盡力促成峰會順利收場。
整體來看,這份聯合聲明的措辭,在各方利益關切中找到了一個妥當的平衡點,除了一貫的深化合作外,在反對關稅、譴責跨境恐怖主義、批評伊朗和加沙遇襲等內容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沒有指名道姓。
比如說金磚國家反對關稅,外界一想都知道說的是美國,但點名和不點名,效力和影響截然不同。
【莫迪在此次峰會中是盧拉的“座上賓”】
前者帶有一定的對抗色彩,除了印度和巴西以外,還有一些新近加入的成員國,希望金磚能夠維持目前的多邊定位,而不是成為一個專門和美國唱反調的多邊平臺,所以在措辭上要點到為止。
而反對恐怖主義這一立場,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印度之前執意要點名巴基斯坦,這就很不恰當了。不能讓印巴之間的恩怨擴大化,在多邊框架內造成消極影響,印度要是還固執己見,肯定會遭到集體抵制。
同理,金磚譴責對伊朗和加沙的襲擊,但對始作俑者絕口不提,也是成員國內,有人不希望得罪美以同盟,這部分還是以印度和巴西為代表。
由此可見,金磚聯合聲明,從協商到發布,是一個互相妥協的過程,大家都各退一步。東道主巴西的均衡立場,相當程度上彌合了分歧。
【之前上合防長會,印度拒絕在聯合公報上簽字】
話又說回來,為何印度在上合時,要強硬到底,而到了金磚,卻又變得好說話起來?歸根結底,是莫迪政府在地緣政治上的功利主義在作祟。
之前上合內部互動,印度強行要在聯合聲明中點名另一個成員國,聲稱對方支持“跨境恐怖主義”,結果時至今日,也沒有拿出一個切實的證據,
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是莫迪政府轉移內部矛盾的手段,在上合平臺借題發揮,以印巴矛盾為抓手,阻撓上合推動合作議程。
另外更不要說,上合內部開展“一帶一路”合作時,印度也保持距離,過去上合發表的聯合聲明,涉及“一帶一路”的部分,往往會直接略去印度的名字。
可以說是印度消極參與,也可以說,有沒有印度,都不影響上合其他成員國積極對接“一帶一路”。
和上合不同,巴基斯坦并非金磚一員,所以到了里約熱內盧,莫迪就算要在反恐議題上示強,也找不到對象。
還有就是,印度現階段,對金磚這個多邊平臺有剛需,這一點和上合還不一樣,所以幾經權衡之下,印度就沒有繼續唱反調下去。
【明年輪到印度做金磚東道主】
綜合起來看,印度在多邊框架下的功利考量,使其對上合、金磚的興趣,時刻處于動態變化中,做不到從長遠角度出發。這次印度愿意配合金磚議程,明年作為東道主,可能也會比較上心,不代表以后依然如此。
當中國主導議程的時候,印度大概率暗中抵制,抑或是消極參與。
別忘了,當初美國威脅要用制裁等政策工具,阻撓金磚“去美元化”戰略,其他國家還沒表態的時候,莫迪政府就第一個服軟,公開宣布沒有這一打算。
由此可見,印度并不是一個可以長期開展戰略互動的合作對象,恰恰相反,在多邊合作中,印度始終是一個不穩定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