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南寧召開,2024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揭曉。在全區160項獲獎科技成果中,桂林市憑借42項獲獎成果脫穎而出,占總獎項數超四分之一,彰顯出強勁的科技創新實力。
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何學俏 攝
作為廣西科技創新領域的最高榮譽,此次桂林斬獲的42項大獎涵蓋多個重要類別。其中,自然科學獎12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2項);技術發明獎5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4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9項);企業科技創新獎1項。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在42項獲獎成果中,由桂林單位牽頭完成的達29項,占比69%,充分展現了本地科研力量的主導作用。
從獲獎項目來看,桂林理工大學牽頭的“混凝土結構連續倒塌災變機理與控制方法”、廣西師范大學牽頭的“復雜約束下跳變系統分析與控制”等成果榮獲廣西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牽頭的“跨域場景下集群無人機/船協同測繪關鍵技術與應用”摘得廣西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牽頭的“高比能鋰電三元材料低碳制造和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斬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些成果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與應用前景。
在此次廣西科學技術獎評選中,桂林君泰福電氣有限公司榮獲廣西企業科技創新獎。該獎項“含金量”極高,每年全區獲獎企業不超過3家。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起,桂林企業已連續三年斬獲此項殊榮。2022年度、2023年度分別由桂林優利特醫療電子有限公司、中國化學工業桂林工程有限公司獲得。這三個年度獲獎企業既有桂林本土成長企業,也有央企科研機構改制企業以及招商引資入桂企業,企業類型多元,充分體現了根植于桂林的創新基因具備為不同類型企業科技賦能的強大支撐力,也進一步凸顯了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強化。
近年來,桂林市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科創投入強度始終保持廣西前列。在科技創新驅動下,成功研制生產了我國首臺真三軸六面頂液壓機、首條稀土熔鹽電解自動化生產線、首條甜菊糖生物合成生產線、民航大飛機輪胎等一系列標志性戰略新產品,科技創新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愈發顯著。各相關部門緊密協作,充分發揮桂林高校、科研資源優勢,通過成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工作專班、建立桂林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聯盟、與浙大控股集團合作共同建設概念驗證中心、政策扶持、資金引導、深化產學研結合等多種方式,全力推進產業重大技術攻關,加速優質科研成果轉化,培育壯大創新型企業,扎實推進高質量“科創桂林”建設,為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注入強大科技動能,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貢獻桂林力量。
資料來源:桂林日報、廣西日報
值班編輯:檀寧嵐
責任編輯:閆佳佳
值班主編:陽翔
?桂林生活網新媒體
戳這里,關注桂林生活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