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不止于修正文字,該有深刻反思和徹底整治”
近日,廣西桂林平樂縣發布的一份《平樂縣森林防火規劃(2023—2030年)》被指抄襲。該文件中,關于平樂縣水文的介紹,竟與400余公里外湖南安化縣的水文介紹幾乎一模一樣,連平樂縣不存在的“平口鎮”“小淹鎮”等地名都照搬不誤。7月15日,平樂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通報,承認此信息基本屬實,系縣政府有關部門審核把關不嚴。
其具體負責人表示,此規劃是由林業局和第三方公司合作完成,有關水文的部分系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數據,“第三方公司做得太粗心了,我們抓緊聯系公司來改。”
兩份文件對比(圖源 中國新聞網)
森林防火事關生態安全和社會穩定,有關部門守土有責。各地應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防火規劃。而如今,抄襲其他地方的材料,就算是僅供參考,也無法打消懶政的質疑。可以說,這種紙上形式主義的心態和作風,遠比抄襲行為本身的危害更甚。
必須要問,對發生在眼皮子底下的抄襲現象,相關部門為何沒能及時發現?專業性文件看的人少,就能糊弄人了嗎?在防火工作中心存僥幸、弄虛作假,這股形式主義邪火該被滅一滅了。
“第三方公司太粗心”或許確系實情,但不能成為把關不嚴的借口。林業局作為森林防火的責任主體,又是專業單位,怎能連基礎的水文數據錯誤都看不出來?還是說,懶得核對、得過且過?
問題背后,其實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在作祟。個別公職人員乃至政府部門,抄襲拼湊、敷衍交差交出了花拳繡腿的“樣子貨”,低級錯誤發人深省。此次事件暴露出相關人員文風不實、態度不端、作風漂浮的痼疾,需對癥施藥治療抄襲病。
整改不止于修正文字,該有深刻反思和徹底整治,深挖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風,破除“隨手抄襲”“隨意甩鍋”的怪圈。
政府文件代表著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每一份公共政策都要經得起實踐檢驗、對得起老百姓的信任才行。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編輯:任思凝
二審:王亞平
三審:王長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