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冷凍的歷史
毛主席一生有五位妻子,第一位是在他14歲時,父親不顧他的反對強行給他安排了一名20歲的女子作為妻子。但后來據(jù)毛主席回憶,他從未與這名女子共同生活過,在他的心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楊開慧。
楊開慧犧牲于1930年,生前為毛主席誕下三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毛岸龍四歲夭折,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只留毛岸青一人。1962年,毛主席安排毛岸青夫婦回湖南為母親掃墓。
毛岸青到母親墳前就要下跪磕頭被一旁的妻子制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毛主席的初戀竟是恩師的女兒
1918年,25歲的毛澤東拿到了湖南省立第一師范的畢業(yè)證書。但此時的他已經(jīng)放棄了入校時的“前途”當一個文化教員。正迷茫的時候,他在第一師范的恩師楊昌濟受邀到北大任教。在楊昌濟的舉薦下,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謀了個差事月薪8元。在此期間,毛主席開始接觸共產(chǎn)主義。
閑暇時,毛主席便去北京的各處游覽,一邊欣賞冬日的美景,一邊走訪中國的各個階層,實踐著自己畢業(yè)時的志愿“更多的了解中國”,而陪伴他的正是楊昌濟的女兒楊開慧——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25歲的毛主席和17歲的楊開慧因為共同的信仰彼此吸引,不可自拔的陷入愛河。
但好景不長,1920年1月,楊昌濟病逝。楊開慧隨母親返回湖南。而北大的大師,名流們也大多看不起這個湖南鄉(xiāng)下來的農(nóng)民的兒子。眼見在北平也沒有多大作用,于是毛主席回到了湖南,年底與戀人楊開慧結(jié)婚。
從恩愛情侶到革命伴侶
自由戀愛修成正果,新婚燕爾之際,以我們的理解,正是二人盡享甜蜜,如膠似漆的時刻。
可彼時的中國正處在軍閥割據(jù),天災(zāi)人禍不斷地時代。湖南每年都有大批災(zāi)民餓死,在毛主席還在上學(xué)的時候,饑民因為赴長沙請求政府救濟,就被斬首示眾,幾十顆人頭高掛旗桿之上。那時的毛主席便在內(nèi)心下了決定,要尋找辦法改變“這樣的中國”。
而后在一系列的斗爭和反抗中,毛主席意識到:只是志同道合的人們組成的松散的集會無法成事,必須要建立一個更加嚴密的組織。而共產(chǎn)主義傳入中國之后,全國各地的有志之士紛紛成立共產(chǎn)主義研究小組。
是時候,讓全國的同志們組織起來了。
毛主席秘密的和各地的共產(chǎn)主義小組保持著聯(lián)系,大家商議舉行一次會議,討論成立一個新的政黨。為此,毛主席需要離開新婚的妻子,到外地去。岳父兼恩師剛剛過世,正是楊開慧需要人支持和陪伴的時候,難道這時候一走了之?
毛主席不知道該怎么開口。
作為日夜陪伴的妻子,楊開慧自然察覺的丈夫的異常。與無畏的毛主席不同,雖然楊開慧也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但她同樣只是一名年僅20歲的女子。
在幾年后,楊開慧烈士給其弟的托孤信中,她這樣描述自己:“我是一個弱者仍然是一個弱者!好像永遠也不能強悍起來。我蜷伏在世界的一個角落里,顫栗而寂寞!在這個情境中,我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我的依傍。”
此刻毛主席正是楊開慧的“依傍”。
可楊開慧知道,毛主席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依傍”,也是中國革命事業(yè)的“依傍”,更是中國人民的“依傍”。這并非是楊開慧有什么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是毛主席身上那獨一無二的氣質(zhì),那種吸引她,后來也吸引了無數(shù)革命者圍繞在毛主席身邊的氣質(zhì),讓她在共產(chǎn)主義之外產(chǎn)生了另一種信仰。
楊開慧發(fā)出了一生的宏愿:“我死不足惜,惟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毛主席并非無情,他在詩中這樣寫道:“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
年輕的毛主席甚至還曾為自己辯解道:“寡情未必真豪杰,眷愛更為大丈夫。”
1921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了。
毛主席和楊開慧留在湖南建立革命根據(jù)地,開始了另一種夫唱婦隨,生死相依的夫妻生活。或許是從楊開慧身上,毛主席看到了中國婦女一種全新的形象,一種不遜于男子的潛力,以至于發(fā)出“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感慨。
在動蕩中,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先后出生。
楊開慧烈士的犧牲
1927年,大革命失敗。毛主席帶領(lǐng)部隊走上井岡山發(fā)動秋收起義,在深山里和國民黨軍隊打游擊。楊開慧只能帶著三個孩子回老家的鄉(xiāng)下躲避。夫妻二人過著牛郎織女式的生活。
隨著毛主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國民黨更是加緊搜捕毛主席的家人。楊開慧只能東躲西藏,最后迫于無奈將孩子托付給毛主席的弟弟毛澤民。此時朱總司令的發(fā)妻伍若蘭已經(jīng)犧牲,當楊開慧在報紙上看到消息后,預(yù)感死神將近。而當初的“弱者”此刻所想的卻只有孩子的安危。她又給自己的堂弟寫信,囑咐萬一自己死后,讓其多幫忙照顧孩子。
國民黨在長沙的搜捕越來越嚴密,終于楊開慧在一次秘密返回老家看望孩子時被特務(wù)發(fā)現(xiàn),不幸被捕。
當時的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得知后大喜過望。他深知毛澤東夫人的價值,若能勸其“自首”,勝過勸千萬人“自首”。他要親自到監(jiān)獄里看看,這樣令國民黨政府頭痛的女人究竟有怎樣的“三頭六臂”?
此時的楊開慧已遭受了許多酷刑,國民黨連同她7歲的兒子毛岸英以及保姆都一同抓了進來。毛岸英看到母親受苦十分傷心,楊開慧強忍著疼痛安慰兒子道:要學(xué)會堅強,要照顧好弟弟。她已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就在幾個月前,毛主席的堂妹毛澤建剛剛犧牲,年僅24歲。
何鍵來到監(jiān)獄時只看到了一個瘦弱,渾身是傷的女子。他想不明白這樣的一個弱者怎么會有如此堅強的意志,抵抗那些普通人見了都要嚇得尿褲子的酷刑?
“或許只是受到了蠱惑”他習(xí)慣性的像大多數(shù)人那樣想。
他露出和善的面貌,提出“只要楊開慧公開聲明同毛澤東脫離關(guān)系,立刻就能獲得自由,還能獲得一筆錢”
看到如孩子般思想單純的軍閥,楊開慧輕蔑的笑了:“這些費盡心力反共的軍閥,對共產(chǎn)黨連基本的了解都沒有。如果敵人都是這樣的人,潤之的革命必然成功。”
何鍵看出了女子的輕蔑,惱羞成怒,又用毛岸英的性命做要挾。
母親把子女的生命看的重于自己的生命,誰能抵得住這種威脅呢?可當時的中國,人均壽命只有30歲。即便在最繁華的上海,每天清晨,死掉孩子的尸體堆在板車上,整車整車向外運,草草的埋在荒山里。人們生了十個八個孩子,才能有兩三個存活到成年。而在蘇區(qū),國民黨更是整村整村的屠殺。“刀要過火,人要換種”,難道這些村子里沒有老幼婦孺么?
孩子生活在這樣的中國,只有無盡的磨難,有什么前途和希望呢?
人類得以延續(xù)不單靠個體的求生和存活,更要靠種群的生存和繁衍。那時的中國內(nèi)憂外患,已經(jīng)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這個民族中必然出現(xiàn)一批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民族脊梁。而眼前的楊開慧正是其中之一。
何鍵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逼楊開慧就范,國民黨內(nèi)部已經(jīng)開始有人為楊開慧說情。何鍵兩邊都不敢得罪,只能謊稱“楊開慧已死”,同時秘密下令立刻處決,但也迫于壓力將毛岸英釋放。
正在江西領(lǐng)導(dǎo)中央蘇區(qū)“反圍剿”的毛主席聞訊后,悲痛欲絕,寫下“開慧之死,百身莫贖”。早在1928年,毛主席就收到過楊開慧犧牲的消息,但那只是革命群眾為了保護楊開慧散播的假消息。直到一年多后才又取得聯(lián)系。而這一次終究是天人永隔了。正應(yīng)了“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
楊開慧烈士犧牲后,為了三個孩子的安全,舅舅楊開智將他們送到上海,由叔叔毛澤民照顧。結(jié)果還未有幾天安穩(wěn),上海的黨組織就因為叛徒出賣被破壞。在四處逃亡和流浪中,四歲的毛岸龍因病夭折,11歲的毛岸青被巡捕毒打留下后遺癥。直到1936年,上海黨組織才重新在街頭尋獲毛岸英,毛岸青。
毛主席一家烈士輩出
此時,毛主席家已經(jīng)有三名烈士,繼毛澤建,楊開慧后,1935年,毛主席的弟弟毛澤覃在江西瑞金犧牲。
而毛主席的一家一共出了六位烈士:
1943年,毛主席的另一個弟弟毛澤民在新疆犧牲。
1946年,毛澤覃的兒子毛楚雄在護送張文津赴西安參加“和談”時被秘密殺害。
1950年,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
而毛主席的一家僅僅是無數(shù)革命烈士的縮影。
譬如,毛岸英的夫人劉思齊,生父劉謙初于1931年犧牲,在延安毛主席將其收為義女。
毛岸青的夫人邵華,是劉思齊同母異父的妹妹,生父陳振剛1941年犧牲。
正是這無數(shù)的烈士前赴后繼的奮斗,才換來新中國的建立。
建國后,毛岸青與妻子為母親掃墓
由于在上海流浪時留下的后遺癥,毛岸青的身體一直不好,長期在醫(yī)療條件較好的蘇聯(lián)修養(yǎng)。哥哥的死又給他沉重的打擊,直到1957年底,才大為好轉(zhuǎn)。
回到父親身邊,毛岸青獲得了久違的父愛。毛主席看著這個經(jīng)歷無數(shù)辛苦的兒子,不由得百感交集。
此時的毛主席已步入老年,距離他青年時在北京意氣風發(fā)的日子已有40年。夜深人靜時,毛主席經(jīng)常忍不住拿出楊開慧和毛岸英的照片仔細摩挲,良久,滿面淚痕。
1960年,邵華的母親張文秋和毛主席一起撮合在大連療養(yǎng)的毛岸青和邵華成婚。1962年,等毛岸青身體狀況比較好之后,夫妻二人回到北京看望毛主席和邵華的母親。
毛主席見夫妻倆感情和睦,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父子交談甚歡,臨別之際。毛主席望著兒子,緩緩說道:“帶著邵華去給你母親看一看吧。你也有許多年沒有回湖南老家了吧。”
毛岸青回憶里母親的音容笑貌早已模糊,就連哥哥毛岸英的樣子也記得有些不真切了,禁不住鼻子一酸,哽咽道:“父親和我一起回去吧,母親也一定想您。”
邵華趕忙說道:“父親有這么多工作,哪里抽的出空。我們夫妻先回鄉(xiāng)祭。等父親閑下來再陪他回去。”
毛主席看了兒媳婦一眼,露出贊許,揮了揮手讓他們離開了。
毛岸青回到家鄉(xiāng)后,也不記得什么。在當?shù)毓ぷ魅藛T的帶領(lǐng)下,來到母親的墓前。墓碑以他們?nèi)值苤ⅲ@是毛主席得知楊開慧犧牲后,托人寄回30銀元辦的。
建國后,當?shù)卣衷谀骨靶藿思o念亭和紀念塔。
毛岸青見到母親的墳?zāi)梗敿淳鸵蛳拢慌缘纳廴A卻趕緊制止。毛岸青有些不解。邵華沒有解釋,只是像軍人一樣肅穆的站著。
毛岸青看了看紀念亭上的紅五星,突然明白了。他按照軍人的標準整理了一便儀容,在工作人員的注視下同妻子一起向楊開慧烈士三鞠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