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是金蟬幼蟲的盛產期,不少人在山間樹林、公園、河堤等地捕捉金蟬幼蟲,再轉手出售賺錢。由于野生金蟬幼蟲數量減少,有批發商表示,今年價格已漲到每斤一百多元,“20多年前,一斤才賣十七八塊錢”。
在浙江余杭經營面館的小陳每年都會推出“金蟬面”。他介紹,6月中旬就有人開始上山捕捉金蟬幼蟲,晚上8點左右是最佳時間,“山下狹窄的小路停滿了車,幾十輛都是沖著金蟬來的。到了晚上9點,很多人聚在山下交易”。有村民稱,今年抓到453只金蟬,“現在數量少,價格漲到2元一只,依然賣得很快”。一位從浙江麗水專程到杭州捕蟬的年輕人透露,一天能抓12到15斤,凈賺兩千多元。
山東青島的養殖戶表示,金蟬通常在柳樹下養殖,高峰期一晚能抓上萬只,但高產期僅持續一周,之后產量逐漸下降,到8月上旬結束,“6月15日就有金蟬出土,第一晚抓了一千多只”。青島平度某批發市場的商戶提到,金蟬幼蟲現在每斤105元,而20多年前價格不到20元。
金蟬幼蟲又稱“知了猴”,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但并非人人適合食用。腎病、肝病、痛風患者及過敏體質者需謹慎。此外,金蟬可能攜帶細菌、寄生蟲或重金屬,不宜過量食用。此前,山東臨沂一家面包店曾推出“金蟬面包”,甚至接到定制金蟬蛋糕的訂單。店主稱,當地人有食用金蟬的習慣,嘗試將其做成面包夾心,“不為賺錢,就是圖個新鮮”。
價格上漲和捕捉熱潮背后,是野生資源減少與市場需求增長的矛盾。如何在滿足消費需求的同時保護生態平衡,或許值得更多思考。
您怎么看【金蟬幼蟲價格飆升至每斤百元,捕蟬人一夜收入超兩千】,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看法,點贊!關注!轉發給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