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持續1000多天,在這樣復雜的國際環境下,美國逐漸意識到,中國在三年前做出的一系列關鍵決策,已經顯現出強大的前瞻性。
那么中國做了些什么呢?
三年前,中國就開始大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把發展重點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移。堅定地走轉型升級的道路,事實證明這個選擇非常正確。
俄烏沖突爆發后,全球能源市場陷入混亂。石油、天然氣價格非常不穩定。很多依賴進口能源的國家,因為過度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沖突爆發后,能源供應跟不上,老百姓取暖都成問題。
中國可有先見之明,在當時就開始布局新能源產業。一方面加大對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建設了大量的風力發電場、太陽能電站。
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得非常好。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超過60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70%,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國。
而在數字經濟方面,中國同樣成果顯著。三年前,中國就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現在,中國的電子商務規模全球第一,移動支付更是普及。而美國的很大問題在它的經濟結構上,它不同于中國的實際效益,而是過度依賴金融、服務業,實體經濟空心化嚴重。
制造業大量轉移到國外,導致國內就業機會減少,中低端商品嚴重依賴進口。
俄烏沖突后,全球供應鏈紊亂,美國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嚴重。美國政府雖然也想振興制造業,但由于產業鏈斷裂、勞動力成本高等問題,效果并不理想。
在很多年前,中國就明確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想要全球人民集體收益。
在國際事務中,中國倡導各國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
俄烏沖突爆發后,國際社會迅速分成不同陣營。美國帶著北約國家,不斷給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
歐洲很多國家雖然跟著美國制裁俄羅斯,但自己也付出了很大代價,能源短缺、經濟衰退,民眾反對的聲音越來越高。
中國在這場沖突中,始終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中國既沒有參與對俄羅斯的制裁,也沒有向沖突地區提供武器。
中國一直在勸和促談,積極推動和平解決沖突。中國領導人也多次與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歐洲國家領導人通話,表達中方對和平的期望,提出建設性的和平方案。
在與俄羅斯的關系上,中國和俄羅斯保持正常的經貿合作。這種合作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則,不針對第三方。
雙方的貿易額不僅沒有因為沖突減少,反而不斷增長。202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超過25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同時,中國也不斷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一帶一路”倡議在俄烏沖突期間,依然穩步推進。
中國幫助很多國家建設基礎設施,修建公路、鐵路、港口。這些項目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也加強了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友好關系。
美國則截然不同,在國際事務中,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強迫其他國家站隊。這種霸權主義做法,引起很多國家的反感。
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尋求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愿意再被美國牽著鼻子走。比如中東一些國家,開始加強與中國、俄羅斯的合作,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三年前,中國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比如高端芯片、工業軟件、航空發動機等方面,還存在明顯短板,很多技術依賴進口。
但中國清楚地認識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靠自己研發。
俄烏沖突爆發后,全球科技合作受到嚴重沖擊。一些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全面的科技封鎖,限制俄羅斯獲取先進技術設備。
這讓世界各國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掌握核心科技對國家發展和安全有多重要。
在芯片領域,之前中國高端芯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美國對中國芯片企業的制裁,讓中國企業面臨巨大困難。但中國沒有放棄,加大對芯片研發的投入。
現在,中國在芯片設計、制造等環節都取得了重要進展。雖然在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工藝上,與國際頂尖水平還有差距,但在中低端芯片領域,已經實現了自給自足。航天領域中國的成就也有目共睹。
并且中國的5G技術已經大規模商用。截至2024年底,中國建成的5G基站數量超過300萬個,占全球5G基站總數的60%以上。同時中國在6G技術研發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成立了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開展關鍵技術研究。
美國一直想通過技術封鎖,遏制中國科技發展。但這種做法不僅沒有達到目的,反而激發了中國自主創新的動力。
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投入不斷增加,研發人員數量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加大研發力度,申請的國際專利數量不斷攀升。
美國應該停止他的霸權主義強國思想,而是應該和平平等的跟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合作。
美國在這場沖突中的種種做法,從反面證明了中國三年前決策的正確性。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三年前做出的這些正確決策,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讓中國在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