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宣布,任何支持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的國家都將被額外征收10%的關稅,并強調“此政策將不設例外”。這一聲明正值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期間,峰會發布的《里約熱內盧宣言》明確譴責了單邊貿易保護主義行為。
特朗普政府此次關稅威脅的顯著特征是其模糊的適用范圍。聲明未界定“反美政策”的具體標準,僅以“結盟”為實施依據,導致任何與金磚國家開展正常貿易往來、貨幣合作或技術交流的經濟體均可能成為制裁目標。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計劃于7月7日正式向首批12個國家發送關稅執行信函,詳細列明針對各國出口商品的稅率。
金磚國家在峰會期間通過的具體行動構成了對美國政策的實質性回應。成員國宣布建立“本幣結算機制”和“大宗商品儲備庫”,并成立規模達1000億美元的“金磚開發銀行應急基金”,旨在應對貿易摩擦引發的貨幣危機。中國、俄羅斯、印度三國還簽署了“數字貿易互認協議”,允許企業直接使用本國數據跨境傳輸,規避美國技術管制。
此次關稅威脅是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4月以來貿易政策的延續。4月2日簽署的行政令已對多國征收“對等關稅”,其中金磚國家稅率分別為:中國54%、印度26%、印度尼西亞32%、南非30%、巴西10%。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測算,僅從金磚國家(不含俄羅斯)進口商品征收的關稅,每年將為美國財政增加約2784億美元收入,其中中國商品貢獻占比達85%(2370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東南亞國家成為貿易博弈的關鍵變量。4月美國以“中國光伏企業繞道出口”為由,對柬埔寨、越南、泰國太陽能產品分別征收3521%、395.5%和375.2%的關稅。作為回應,越南于6月21日正式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巴西作為輪值主席國對此表示歡迎,稱越南的加入有助于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國際秩序”。
美國內部對關稅政策存在顯著分歧。摩根大通分析報告指出,若全面實施10%額外關稅,將導致美國GDP萎縮1.2%,失業率升至6%。而波音公司因供應鏈中斷已取消300架飛機訂單,福特汽車則暫停了密歇根州新工廠建設計劃。
這場貿易對抗被經濟界視為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的現代重演。歷史數據顯示,該法案曾引發全球貿易量萎縮66%,加速了經濟大蕭條的到來。當前美國債務占GDP比例已達130%,遠超1930年的30%,而金磚國家GDP總量占全球35%,首次超過七國集團(G7)30%的占比。
隨著貿易壁壘持續升高,全球供應鏈加速重組。俄羅斯銅業公司已轉向以盧布結算對華電解銅出口;印尼青山集團則投資50億美元在墨西哥建廠,利用北美自貿協定零關稅政策向美國市場出口不銹鋼。這些調整預示著國際貿易體系可能走向區域化、集團化的新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