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廚房洗碗,老公就靠在門框上嘆氣說:“這周就放暑假了,想想都頭大。”
我擦著手回頭,客廳里女兒和兒子正趴在地上玩樂高,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心地不得了。
這兩個還不知道,他們的快樂假期,正愁壞了爸爸媽媽了。
作為雙職工家庭,暑假向來是道坎。
整整兩個月,總不能把上小學的兩個孩子單獨鎖在家里吧。
“帶去公司?” 老公試探著問。
他在設計院工作,辦公室倒安靜,可上周剛聽說鄰桌同事的孩子把馬克筆涂滿了施工圖,被甲方追著投訴。
他笑著說:“要不,兩個送去你公司,讓他們在會客室玩!”
我連忙擺手:“我這兒更不行!”
我翻出手機日程表給他看,“我每天都有客戶來公司開會,而且這個月排了四個外地展會,我三天兩頭要出差。”
空氣靜了幾秒,兒子和女兒好像聽到我們的討論內容,兩個人齊聲喊:“媽媽,我們知道!去找奶奶或者姥姥呀!”
嘿,這兩個孩子倒是會給自己找退路。
晚飯后我蹲在兒子旁邊,假裝漫不經心地問:“那你想去奶奶家,還是姥姥家呀?”
他眼睛一亮:“姥姥家!姥姥說要帶我去搞百香果,龍眼還有很多很多水果!”
我又轉身問女兒:“寶貝,你想去奶奶家,還是姥姥家呀?”
女兒想不想,馬上答:“姥姥家,我喜歡吃她做的飯菜,可香了!”
我跟老公對視一笑,孩子的選擇果然很真實。
這場景是不是有點眼熟?
小區媽媽群里最近正聊這事,十個孩子里有八個寧愿坐兩小時車去姥姥家,也不想留在同個小區的奶奶家。
去年暑假我還跟我姐吐槽過,外甥女放著步行五分鐘就能到的奶奶家不去,非要纏著去農村的姥姥家。
當時我還笑她,現在輪到自己頭上,才發現這真是個普遍現象。
上周帶兒子去超市,碰到樓上的王姐。她家孫子更絕,奶奶家就在對門,卻天天哭著要去姥姥家,說姥姥允許他邊吃雪糕邊看動畫片。
為什么孩子都愛往姥姥家跑?
我琢磨了很久,發現真不是偏心那么簡單。
就說我家吧,婆婆平時帶得多。每天早上送兒子上學,傍晚接回來,周末還得給我們做兩頓飯。
時間久了,老人家難免會拿出長輩的樣子:“飯前不許吃零食”“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小時”“玩具玩完必須收起來”。
這些規矩在姥姥家就成了擺設。
我媽總說:“孩子好不容易來一次,高興就行。”
上次兒子在姥姥家把電視弄壞了,我剛要批評,我媽就攔著:“沒事沒事,反正電視舊了,正好換新的。”
奶奶是日常管理者,姥姥是假期度假村,換你是孩子,你選哪個?
還有個微妙的心理差異。
婆婆總說 “我們家孩子怎樣怎樣”,語氣里帶著點責備感。
我媽就不同,每次視頻都跟鄰居炫耀:“我外孫和外孫女又拿了優秀獎”,那驕傲勁兒,仿佛孩子是稀世珍寶。
孩子最敏感這些的!
在奶奶家打碎碗,第一反應是 “完了要挨罵了”;在姥姥家打碎碗,姥姥會說 “沒事沒事,歲歲平安”,還會順便夸一句 “我寶貝手真巧,會幫姥姥收拾了”。
不過話說回來,奶奶的嚴格里藏著多少辛苦,當媽的最清楚。
每天變著花樣做輔食,半夜起來給孩子蓋被子,孩子生病時整夜不合眼…… 這些日常瑣碎磨掉了耐心,哪還有精力天天哄著寵著?
姥姥就輕松多了。平時見不著面,好不容易來一次,自然把所有溫柔都拿出來。
就像我媽,知道我兩個孩子愛吃百香果,提前一個星期,去果園里專挑最好的果搞回來,放冰箱準備好,就等孩子們來吃。
但話說回來,暑假送孩子去老人家,終究是權宜之計。
前幾天碰到同學,她家閨女去年在奶奶家過暑假,祖孫倆鬧了不少矛盾。
奶奶嫌孩子天天開空調,睡懶覺,孩子嫌奶奶管太多,每天都鬧得不開心,最后沒過半個月就被接回來。
如果兩邊老人不方便,或者孩子實在不適應,其實還有別的辦法。
我同事小周的招就挺絕。她聯合小區另外三個家庭,湊了個 “互助托管班”。
四個媽媽輪著來,每人負責一天,帶四個孩子寫作業、去公園。既放心又省錢,孩子們還有伴兒。
還有個朋友更厲害,把老家的侄女接來住。剛高考完的姑娘又細心又有耐心,既能輔導作業,又能陪玩,給孩子找了個臨時大姐姐。
在小書蟲媽媽看來,孩子放暑假的時候,其實無論去奶奶家,還是去姥姥家,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假期安全,以及假期成長。
昨天跟我媽視頻,她說已經把家里和院子收拾干凈了,就等外孫們來暑假。
掛了電話,兒子和女兒跑過來,開心地問:“媽媽,我們什么時候去姥姥家呀?”
“下周末就去” 我笑著對他們說,“不過去了要聽姥姥的話,帶上書,每天要寫暑假作業。”
他們開心地回答:“一定聽話,保證完成學習任務!”
忽然覺得,糾結去奶奶家還是姥姥家,其實是我們大人想多了。
孩子心里哪有那么多算計,不過是哪里更自在,哪里有期待,就奔向哪里罷了。
你家孩子暑假有好去處了嗎?歡迎來評論區一起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