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鄉村環境綜合治理,著力打造生態宜居、文明和諧的美麗鄉村新格局,今年以來,南明區永樂鄉深入推進“兩清兩改兩治理”專項行動,聚焦人居環境整治,干群勠力同心,讓村莊舊貌換新顏,勾勒出一幅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麗鄉村新圖景。
一棟棟農家小屋點綴于青山綠水之中
“兩清兩改兩治理”專項行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煥發農村人居新風采的必要舉措。夏日,走進永樂鄉,萬畝桃園內碩果累累,一棟棟農家小屋點綴于青山綠水之中,絲絲鳥鳴為靜美的鄉村增添了無限生趣,干凈整潔的村道蜿蜒向前,文化廣場上歡聲笑語不斷,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兩清兩改兩治理”不僅改善了村容村貌,更點燃了鄉村發展的新引擎。
黨員志愿者與村民一起打掃鄉村道路衛生
黨員志愿者與村民一起清理房前屋后各類垃圾
村民改造老舊牛圈旱廁為現代化衛生廁所,徹底告別“臟亂差”
村民正在自家院內為鮮花修枝
石塘村污水處理工程,極大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石塘村污水處理工程,極大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工作中,永樂鄉巧用多方力量,打出了一套精準有效的“組合拳”。在宣傳發動上,充分利用趕集日人流量大的特點,設置宣傳攤位,向過往群眾發放宣傳資料,耐心講解“兩清兩改兩治理”的重要意義與具體內容。在整治行動中,針對村莊房前屋后亂堆亂放問題,鄉村干部帶頭,組織志愿者、村民一起將柴草、雜物有序堆放,清理出整潔的生活空間;對于道路沿線、田間地頭的面源生產垃圾,安排專人定期巡查清理,保障鄉村環境清爽干凈;針對殘垣斷壁,全面排查,對有安全隱患的,及時組織拆除,拆除后的空地,補種綠植,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在設施改造方面,積極推進改廁、改圈工作。由鄉政府提供技術指導與資金補貼,幫助村民將旱廁改造為水沖廁所,提升如廁的舒適度與衛生條件;把舊豬圈改造成農具堆放區,既解決了農具雜亂放置問題,又消除了圈舍異味對生活環境的影響。
此外,污水和垃圾治理,成效同樣顯著。生活污水治理過程中,通過新建污水處理設施、完善污水管網,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讓曾經污水橫流的現象一去不復返;生活垃圾治理上,不僅增加了垃圾收集點,還強化宣傳教育,引導村民垃圾分類,做到不亂扔、不亂堆,營造良好的鄉村環境。
村民正在清理房前屋后各類垃圾
一棟棟農家小屋點綴于青山綠水之中
截至目前,永樂鄉利用趕集、壩壩會、發放宣傳資料等開展“兩清兩改兩治理”宣傳活動共10次;清理村莊房前屋后亂堆亂放50余處,清除道路沿線、田間地頭等面源生產垃圾80余處,清除殘垣斷壁11處,對有安全隱患的危房圍網415處;改造旱廁為水沖廁所3個、舊豬圈改為農具堆放區2個;治理生活污水8處,申報水廁同治試點規劃1處,治理房前屋后衛生死角50處。
來源:南明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趙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