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據臺灣中時新聞網7月7日報道,近年來,新型毒品滲入島內校園的情況嚴重,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李彥秀、民眾黨籍民意代表張啟楷及臺北市民意代表陳宥丞7日在臺立法機構召開“校園煙毒泛濫·強化源頭管理補足校安破網”記者會,認為島內年輕學子們使用毒品的人數節節高升,臺行政機構反毒4年投入約150億元新臺幣經費打水漂。
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李彥秀 圖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據報道,李彥秀稱,近年島內年輕群體對毒品的依賴增加、使用的強度提高。李彥秀援引臺內務部門統計數據稱,2024年,島內12至17歲的毒品嫌犯人數達到607人,18至23歲人數則為3215人,前者相較于2023年增幅高達22.6%。
在煙害方面,李彥秀表示,2023年3月島內“煙害防制法”修正施行后,初、高中生使用電子加熱煙比例并未出現明顯反轉,甚至使用“加味煙”的比例還創下新高。此外,電子煙油容易摻入各種非法物質的特性,更讓電子煙成為“煙毒”進入校園的最佳掩護。
李彥秀批評稱,臺行政機構從2021年開始推動為期4年的“新世代反毒策略2.0”,共投入約150億元新臺幣經費,以防制毒品危害青少年,但預算投入后,年輕學子們濫用毒品的人數卻是節節高升,難道經費又是打水漂、反毒策略淪為作文比賽?
李彥秀還稱,民進黨當局不僅毒品防制失當,煙品管理同樣失守。島內民眾只需通過網絡搜索,便能輕易找到多家販售加熱煙或電子煙的渠道,年輕群體更常利用社交平臺Instagram、臉書社群、LINE群組等平臺購買。這些非法電子煙與加熱煙的流通渠道在臺“眾所皆知”,卻不見臺行政部門有效作為,令人質疑是未察覺還是選擇視而不見。
報道稱,張啟楷也批評稱,依托咪酯(俗稱“喪尸煙彈”)近兩年在島內濫用,短期內被查獲數量翻倍,今年1月至4月查獲的相關非尿液檢體已經超過1600件,比起去年整年還高,現在已直接危害校園。臺南市竟還查出警方使用的毒品快篩試劑有超過7600支過期。今年1月至5月,就有63件毒駕案件未被發現。張啟楷怒批,民進黨當局管理怠惰、消極應對,還把皮球踢給地方,眼睜睜讓年輕人暴露在無聲毒害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