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艦航母編隊,在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之際,于今年7月3日順利抵達香港,因為是首次,所以不但引起了國內的關注,更是在國際上引起轟動。尤其是對頻頻在南海搞小動作的菲律賓來說,更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威懾。
鑒于此,菲律賓能忍美國可坐不住了,馬上派遣“華盛頓號”航母進入南海,當著加、澳、日等多國使館人員的面,特地安排了多架艦載機在航母上來回起飛來展示實力,沒想到經給了菲律賓一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
7月3日,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最大艦艇“特雷莎·馬格巴努亞”號突然逼近黃巖島約30海里處,結果被早已做好準備的中國海軍,好好上了一課。
美國搭臺,菲律賓唱戲
七月初的南海,風浪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涌,好戲開場,美國人先把場子熱了起來。“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這艘十萬噸級的海上巨獸,浩浩蕩蕩開進了黃巖島東北邊的海域。甲板上人頭攢動,美軍特意邀請了一眾盟友的軍事人員和媒體登艦,擺明了是來撐場助威的。
戲臺打好了,總需要請出一個主演,聚光燈下,菲律賓心領神會,派出了自家最大噸位的海警船“特雷莎·馬格巴努亞”號,直奔黃巖島而來,一度逼近到30海里毗連區的邊緣,一唱一和,配合得相當默契。
這并非一時興起的表演,因為就在不久前,這片海域已經上演了多場“前菜”。五月,中國軍艦近距離驅離菲方艦艇;六月,中國海警的水炮讓菲方的補給船吃了大虧。緊張的氣氛早已烘托到位,就等一場壓軸大戲。
大戲要有好道具,雙方都亮出了自己的家伙,美國的“道具”,無疑是那艘“華盛頓”號航母。名頭響亮,氣勢逼人,F-35、F-18艦載機在甲板上頻繁起降,甚至搞起了空中加油表演,看起來威風八面,釋放給小弟的信號再簡單不過:大哥的海上實力依然強大!
美軍組織"華盛頓"號的參觀活動
然而,剖開表象看本質,這艘剛動完六年“大手術”的航母,遠沒有表面上那么風光。大修期間爆出的焊接質量丑聞、水兵離奇死亡事件,都給它的光環蒙上了一層陰影。更要命的是,這次部署,偌大的甲板上,艦載機居然只有區區13架,連標準配置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這哪里是滿狀態的“海上霸主”,分明更像一頭拉出來撐場面的“紙老虎”,而中方亮出的“道具”,則顯得針對性十足。南部戰區一聲令下,海空力量聞令而動,海面上,054A、056A型護衛艦早已就位,天空中,真正的殺手锏出現了——轟-6K轟炸機。
它掛載的,正是讓美國海軍頭疼不已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這東西被外界稱為“航母開罐器”,不是沒道理的。近500公里的射程,意味著它能在美軍航母的防空圈外從容發射,末端4馬赫的突防速度,足以讓美軍現有的“宙斯盾”系統反應不過來。
一個看似強大卻內里空虛,一個不顯山不露水卻招招致命,孰強孰弱不言而喻。但美國鬧這么一出,擺明了就是讓小弟去當個出頭鳥,因此菲律賓也是硬著頭皮上,看起來劇本似乎正按華盛頓的意圖上演,直到另一位主角登場。
面對美菲的聯合“闖關”,解放軍的回應簡單直接:組織海空聯合戰備巡邏,這不是一次警告,而是實打實的軍事部署。掛著實彈的轟-6K機群,在殲-16和空警-500的護航下,構筑起一道無形的嘆息之墻。
有報道說,中方艦艇甚至一度擺出了鉗形攻勢,美軍用無線電高聲喊話要求中方停止,卻只收到了沉默的回應。接下來的一幕,頗具戲劇性,原本氣勢洶洶的菲律賓“特雷莎·馬格巴努亞”號,在強大的海空壓力面前,默默調轉了航向,沒有再越雷池一步。
而那艘耀武揚威的“華盛頓”號航母,也失去了繼續表演的興致,最終悄然后撤。五角大樓事后輕描淡寫地將此次行動定義為一次“例行巡邏”,主動為這場虎頭蛇尾的“大戲”降了溫。很明顯,劇本沒按美國的思路走,草草收場。
其實這樣的結果不難預見,美國也從來沒有指望菲律賓能夠在南海翻起什么浪花,就是想用菲律賓來表態美國始終在關注著南海。而菲律賓也不傻,即使不情不愿,也不得不配合著完成美國這出“大戲”,因為背后的難處,顯而易見。
臺后獨白,各有各的難處
大幕落下,“演員”們回到后臺,各有各的盤算和難處,菲律賓就像一個被推到臺前的小角色,內心充滿掙扎。它的空軍司令不久前公開承認,未來一二十年,菲軍都不可能在軍事上與中國抗衡,這種清醒的認知,與前臺的冒進行為形成了鮮明對比。
更現實的困境是缺錢,一筆高達55.8億美元的F-16戰機采購案,最終因價格過于昂貴而泡湯。哪怕想要狐假虎威,也得給自己裝上一身足以唬人的好皮囊才行,結果卻連一身像樣的“虎皮”都買不起,這就是馬尼拉的尷尬。
而這場戲的“總導演”美國,也并非毫無顧忌。烏克蘭的戰火燒掉了它海量的彈藥庫存,中東的亂局又牽扯了它巨大的精力。在全球棋盤上左支右絀,實在沒有余力在南海投入一場真正的豪賭,更多的,只是在向自己的亞太盟友表達一種態度罷了。
歷史上,美國從越南和阿富汗撤離的場景還歷歷在幕。所謂的《共同防御條約》,究竟是一張堅實的保單,還是一張隨時可以作廢的空頭支票,恐怕菲律賓自己心里也沒底。因此,這起事件真正的意義,不在于誰進誰退,而在于它揭示了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南海的規矩,真的變了。
結語
這場圍繞黃巖島的博弈,勝負早已注定,過去那種靠一兩艘航母就能隨意威懾、靠外交抗議就能解決問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中國在南海島礁上常態化部署的軍事設施,以及戰區級海空力量的快速聯動能力,共同構成了一套全新的“游戲規則”。
這不是簡單的“你來我往”,而是一種戰略姿態的根本性轉變——用實力劃定底線,用行動捍衛主權。我們從不主動挑起爭端,但對于那些想要通過一次次越線試探我們底線的行為,最終只會為自己的無知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不是嗎?
信息來源:
新華網2025-07-03《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抵達香港》
華夏經緯2025-07-03《美軍華盛頓號航母已進入南海》
新京報2025-06-30《中國海警位中國黃巖島領海及周邊區域執法巡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