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江軍
湖北蘄春縣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積極響應號召,選派3位優秀干部深入檀林鎮研下村,投身于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開啟了一場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幫扶之旅。
研下村位于蘄春縣檀林鎮東北部,地處鄂皖兩省交界處,作為口子鎮的窗口村,素有“鄂東屏障,蘄北門戶”之美稱。然而,曾經的研下村,經濟發展滯后,村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全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360戶人家,人口1505人,耕地面積1436.07余畝,山林面積1731.1畝。村委會僅有4名成員,黨員40人,脫貧戶131戶,脫貧人口445人,其中還包括14戶五保戶(共14人)、16戶低保戶(共32人)以及20戶易地搬遷戶(共43人)。面對這樣的現狀,蘄春縣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的3位干部深知責任重大。
駐村幫扶工作伊始,3位干部便全身心投入其中,圍繞縣黨代會、縣三級干部會、鎮黨代會等會議精神,明確了在產業發展、民生實施、集體經濟增長三個方面發力的工作方向,以點帶面,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全面進步。在產業發展上,他們將目光聚焦在白茶產業。
今年下半年,計劃連片擴建50畝白茶基地,同時修建2000米的白茶基地產業鏈硬化路,還積極爭取招商局集團幫扶資金,以解決白茶基地灌溉水系問題,為白茶產業的發展筑牢根基,讓這片原本貧瘠的荒山真正成為村民的“金山銀山”。
民生實事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為了改善村民的出行條件,他們計劃修建九組齊河橋一座,長13米,寬7.5米;爭取移民后扶項目,修建八組江河橋一座,長10米,寬4.5米。
這兩座橋的建成,將極大地方便村民的日常出行和物資運輸,為鄉村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時,硬化全村入戶路,讓村民告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對各組當家塘進行清淤,并做好護岸工作,保障農田灌溉,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將劉曹河道納入檀林鎮灌溉項目進行整治,進一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產業方面:蘄艾1.2萬元,油茶1萬元,梔子0.8萬元,養豬場2.5萬元,光伏發電站3.5萬元。引進湖北隆的石英砂有限公司實現租賃收入4.5萬元。湖北大別山德元食品有限公司承包收入7.5萬元。
在推進這些工作的過程中,也并非一帆風順。資金籌集、項目協調、村民觀念轉變等問題接踵而至,但3位干部并沒有退縮。他們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深入村民家中,耐心宣傳鄉村振興政策,傾聽村民的心聲,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逐漸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村民們從最初的觀望,逐漸轉變為積極參與,形成了共建美好家園的強大合力。
如今的研下村,在蘄春縣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干部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產業發展的藍圖逐漸清晰,民生實事一件件落地生根,村民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未來,研下村將繼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蘄春縣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也將持續發力,與村民攜手共進,共同描繪研下村更加美好的明天,讓這座鄂皖交界處的村莊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綻放出耀眼的光彩。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