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世錦賽的比賽全紅嬋最終還是選擇了退賽。
七月的湛江,陽光透過荔枝樹的枝葉灑下斑駁光影。
18歲的全紅嬋踮起腳尖,輕巧地摘下一顆鮮紅果實。
這一幕被鏡頭捕捉下來時,人們突然發現,那個曾經以“水花消失術”驚艷世界的跳水少女,如今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眉宇間散發著前所未有的從容與自信。
就在幾天前,中國游泳協會公布的新加坡世錦賽跳水隊名單中,全紅嬋因腳腕舊傷復發遺憾缺席。這是她繼5月全國跳水冠軍賽退賽后,再次因傷病暫別賽場。
站在澳門回歸25周年慶典現場的全紅嬋,讓熟悉她的人們眼前一亮。
她摘下口罩的瞬間,下巴線條變得尖俏修長,面容褪去了往日的稚氣,平添了幾分成熟韻味。
鏡頭掃過她與跳水傳奇郭晶晶并肩而立的畫面,兩位不同時代的“跳水女王”相映生輝。
在這場星光熠熠的活動中,全紅嬋被安排在宣傳海報的醒目位置,合影時穩站C位。
面對各路媒體長槍短炮的聚焦,18歲的她舉止得體,落落大方。
這種變化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23年福岡世錦賽期間,細心的人們就發現全紅嬋悄悄換上了成熟干練的發型,抹上了鮮艷口紅,與往日那個青澀的“假小子”形象判若兩人。
在賀歲節目上,全紅嬋更是用紅色喜慶裝扮襯托出她特有的靈動可愛。
果然在不跳水的時候,“嬋寶寶”確實逃不過愛美。
不過這樣美麗蛻變的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付出。
2025年4月的訓練場上,全紅嬋完成一組動作后,對教練陳若琳半開玩笑地說:“長高了7厘米,重了7公斤,現在跳起來感覺像背著個煤氣罐。”
這句玩笑話背后,藏著女子跳水運動員必須面對的“發育魔咒”。
東京奧運會時,14歲的全紅嬋身高僅1.43米,體重38公斤。而18歲的她已長到1.6米左右,體重增至48公斤。
作為一個跳水運動員,生理變化是非常殘酷的,身高和體重的漲幅,會嚴重影響跳水動作。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長期訓練帶來的磨損,由于負重訓練嚴重,全紅嬋的腰部早就有傷,這很影響她比賽。
當然這些傷疤,早就成為了全紅嬋的勛章。
如今全紅嬋自己拍攝生活照片,發現不在跳水賽場上的她,確實有著不一樣的魅力。
尤其是從今年暫別賽場后,全紅嬋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更是露出了久違的輕松和自在。
雖然全紅嬋家里無論是直播、蓋房還是她退賽,都在網絡上備受爭議,但如今再次看到她分享自己的生活,可見她還是非常從容的。
不過體育競賽確實十分殘酷,即使是今天是奧運冠軍,但未來不一定一直是冠軍。
此次全紅嬋再次缺席世錦賽,也是為了好好準備未來的比賽吧。
好在陳芋汐依舊在參賽名單上,隊內“能者上,贏者上”的殘酷競爭機制已經顯而易見了。
要知道在新加坡世錦賽14人名單中,6位首次參賽的新人創下隊伍新老交替速度之最。
女子10米臺項目上,陳芋汐搭檔掌敏潔出戰,15歲的廣東小將謝佩玲憑借全國冠軍賽亞軍成績入選國家隊。
陳芋汐此次身兼單人10米臺、雙人10米臺和混合團體賽三項,承擔起領軍人物的責任。
作為全紅嬋的好姐妹,相信陳芋汐一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當然了,雖然全紅嬋如今受著傷,但她的水感與空中覺察力等天賦并未因傷病減退。
相信只要科學康復,她完全可能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再達巔峰。
回到湛江老家休養的全紅嬋,社交媒體簽名悄然改為“如何呢又能怎”。一句帶著廣東腔的幽默自嘲。
有網友拍到她在荔枝園里仰頭摘果的身影,陽光穿過枝葉灑在她笑意盈盈的臉上。
傷病或許會暫時阻擋她前進的腳步,卻無法磨滅她對跳水的熱愛與執著,當陳芋汐在新加坡世錦賽身兼三項時,全紅嬋正在家鄉的樹蔭下積蓄力量。
教練陳若琳始終記得自己弟子那句話:“怕啥?大不了從頭練!”
這位18歲的奧運冠軍用行動詮釋著,真正的蛻變,從來不只是外貌。
參考信源:
全紅嬋缺席世錦賽!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