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京天文館、古觀象臺領略中國天文學從古至今的輝煌發展歷程……7月7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石景山區了解到,近日,石景山區2025年“文明同行 感謝有你”禮遇先進典型首場主題活動落地。活動創新性地將“星空”與“古今”相結合,以禮遇模范與科普教育相融合的方式,生動詮釋了“德者有得”的價值導向。石景山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榜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引領者。禮遇榜樣,不僅能夠傳遞社會正能量,更構建了“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良性循環機制。
在北京天文館,代表們沉浸于氣勢恢宏的“太空景象”,學習太陽系與行星演化知識,觀看全息隕石墜落過程,體驗行星環境模擬與互動項目。在“問月——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展”中,代表們借助機械臂、半球透鏡和三維數字重建技術,“零距離”觀摩月球樣本,并通過AR技術模擬嫦娥探測器,感受中國探月“繞”“落”“回”三步走的偉大成就。
在北京古觀象臺,置身于青磚灰瓦間,榜樣代表們輕撫石刻天文圖的千年脈絡,帶著一份好奇俯身比對赤道經緯儀的刻度精度,天體儀上流轉的星辰軌跡更令眾人嘆服華夏智慧。全國文明家庭代表姚志剛深有感觸,“古代天文學家的不凡創造力和精益求精的堅持真是了不起,這是文明的珍貴印記。”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個人、“中國好人”師德光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這次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科技的力量和傳統文化的魅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將繼續發揮模范作用,帶動更多孩子們投身社會公益和科學普及。”
據了解,接下來,石景山區將持續深化“文明同行”品牌建設,依托非遺文化、紅色歷史等特色資源,打造更多具有時代特色、區域特點的禮遇活動,不斷放大榜樣示范效應,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從“風景”成“風尚”,為首都從“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的躍升貢獻石景山力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薇
編輯/劉忠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