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紫光展銳之后,半導體行業再迎重磅IPO(首次公開募股)消息,中國“內存一哥”長鑫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鑫科技)接受上市輔導。
7月7日,證監會官網披露,長鑫科技擬IPO并接受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
長鑫科技目前無控股股東,第一大股東合肥清輝集電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直接持有其21.67%股份。長鑫科技的主要業務為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產品的研發、設計。
中國“內存一哥”長鑫科技
除了CPU(中央處理器)、GPU(圖形處理器)等計算芯片外,最重要的數字芯片當屬存儲芯片。而半導體存儲主要包括DRAM、NAND Flash(NAND閃存)和NOR Flash(NOR閃存)三種產品。據與非網數據,DRAM占存儲市場規模的比例高達61%,NAND Flash約占36%的市場份額,NOR Flash占據2%的市場份額。
由此可見DRAM在半導體市場的重要性。
當下,全球DRAM市場主要由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占據。根據集邦咨詢的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SK海力士、三星、美光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6.0%、33.7%和24.5%。除了上述三家廠商外,南亞、華邦、力積電的市場份額均不足1%。
近年來,長鑫科技無疑是DRAM市場最大的“黑馬”。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報告,2024年中國DRAM制造商CXMT(長鑫科技)預計將占全球產能的13%、出貨量的6%和收入的3.7%。2025年,其產能有望增長至與第三大DRAM制造商Micron(美光)相近的水平。
SK海力士、三星為韓國企業,美光為美國企業。因此,按照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計算,長鑫科技為毫無爭議的中國“DRAM(內存)一哥”。
不過,CounterPoint Research也指出,相較于產能,長鑫科技的生產量和收入較低,原因在于技術滯后、良品率低以及定價因素。不過,預計這一差距將會縮小。具體來看,2024年,長鑫科技每片晶圓生產的比特(字節單位)數量比競爭對手少42%,預計2025年可能縮小至32%。
CounterPoint Research認為,長鑫科技需要成功實施HKMG(高K金屬柵極)技術,以改善功耗和速度。
估值超千億元
雖然長鑫科技目前無控股股東,不過其全資子公司長鑫存儲的董事長、CEO(首席執行官)均出自兆易創新(603986.SH,股價120.81元,市值802.25億元)。根據長鑫存儲官網,其董事長為朱一明,CEO為曹堪宇。
朱一明同時是兆易創新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于2018年7月卸任兆易創新總經理,僅保留董事長職位。朱一明自2018年7月起同時擔任長鑫存儲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并自2021年2月起擔任長鑫科技董事長。
2018年7月也是長鑫存儲一個極為重要的時間節點。公司于當月驗證投片,試產8GB DDR4(第四代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工程樣品。
圖片來源:長鑫存儲官網截圖
此外,曹堪宇于2017年加入長鑫存儲,在擔任產品研發執行副總裁以及技術研發執行副總裁期間,制定了公司研發戰略及設計路線,完成了多款產品的開發和量產應用,實現了DRAM從無到有的轉變,他還兼任過技術研究與開發、市場及戰略等多個領域的管理工作。自2023年4月起,他開始擔任長鑫存儲首席執行官。
在加入長鑫存儲之前,曹堪宇曾擔任兆易創新的戰略市場副總裁。
2024年3月,兆易創新以15億元自有資金增資長鑫科技。增資前,兆易創新持有長鑫科技約0.95%股權;增資完成后,公司持有長鑫科技約1.88%股權。也就是說,兆易創新以15億元取得長鑫科技約0.93%的股權。以此估算,長鑫科技當時的估值約為1613億元。
2024年12月27日晚間,碧桂園在港交所披露,將出售長鑫科技約1.56%的股本權益,交易總價為20億元。照此計算,長鑫科技的估值約為1282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