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迎駕貢酒獨家冠名的“新時代 領軍者”2025尋訪行業領軍企業融媒體活動正在進行中。您為愛車貼過膜嗎?從動輒上萬的進口膜,到千元級的國產精品,汽車窗膜市場正經歷一場靜悄悄的革命。一家成立僅六年的中國企業,不僅改寫了車窗上的技術規則,更讓全球頂級品牌降價過半。今天,我們就走進安徽精一門科技,看一張薄膜背后的中國“膜”法。
在合肥市的一家“精一門”門店里,貼膜工程師正為一臺新車覆上最后一寸窗膜。
安徽精一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 磊:從產品研發到生產銷售,以及落地到終端門店的這個服務,在整個中國的貼膜行業、貼膜領域,我們是唯一的一家。
精一門技術底氣的源頭,藏在常州的全資涂布工廠。這里擁有亞洲首條全自動納米涂布生產線,每45秒就能完成一卷高端膜的精密涂布。
安徽精一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 磊:我們現在從研發端,我們提出來了這樣一個真安全、真隔熱、真護膚、真護眼這樣的四個維度,這四個維度的背后其實是有我們四個核心的發明專利。
安徽精一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產品經理 徐小偉:這邊是我們一個測試隔熱的儀器,我們把膜放在這個測試口里邊,測試一下。可以看到,它的紅外阻隔可以達到98%。
曾經被國際巨頭壟斷的安全防線,如今被中國專利重構:當實驗員用紫外燈直射測試卡,未貼膜的皮膚圖案迅速泛紅,而覆上專利膜的卡片始終如新。
安徽精一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產品經理 徐小偉:當用手電筒照射紫外線測試卡的時候,可以看到皮膚已經變色了,用防藍光防紫外線的卡測試一下,我拿起來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這款紫外線測試卡,上面是沒有被穿透的。
安徽精一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產品經理 徐小偉:當我們的電筒開啟之后,可以看到,它的眼白部分會變紅。我們在貼上膜之后,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這個眼白部分沒有變色。
技術突圍帶來精一門市場裂變。比亞迪、長城等車企的深度合作,讓國產膜成為新車交付標準配置。截至2024年,精一門在全國布局1200多家貼膜門店,年服務超200萬新車車主,市場占有率超10%,十年前進口膜價格不菲, 如今國產膜價格親民,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車主,價格神話的打破,恰是中國制造硬實力的注腳。
安徽精一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 磊:6年前,所謂國際一線品牌的膜價格超過1萬,這都是很正常的。現在隨著我們國產技術的突破,很多當時一線品牌的價格也下來了。
中國“膜”法正在輸出全球。在東南亞菲律賓店,當地員工正展示著防眩光技術—手性矩陣柔化強光,夜間行車更安全。
安徽精一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 磊:從去年截止到目前,我們出海的國家和地區有70多個。其中這種三位一體的出海模式,我們已經打造了15個,這種標桿門店的案例。
從常州工廠的涂布線到全球70國的車窗,一張薄膜守護的不僅是駕乘體驗。“用薄膜守護綠色家園”——這是中國智造對世界的溫柔承諾。當陽光穿過精一門的窗膜,我們看見的是:更清涼的車廂、更清晰的視野,和一個不再被技術壟斷定義的新時代。這層厚度不足0.1毫米的薄膜,正在重新定義“中國制造”的厚度。
安徽精一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 磊:全體精一門人的使命,就是用薄膜守護綠色家園。
來源:安徽經視記者報道
編輯:王楠楠
實習編輯:桑安琪
責編:汪冰 魏端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