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阿力米熱
因房價低而飄紅的城市,將迎來機場。
近日,微信公眾號“鶴崗發布”消息,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聯合批復新建黑龍江鶴崗蘿北機場初步設計。
據悉,鶴崗蘿北機場是國家“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本期工程將按照年旅客吞吐量45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1600噸設計,飛行區指標為4C。
4C 中,“4”意味著跑道長度在 1800 米以上,可適應較大型飛機起降;“C” 表明這類飛機翼展在 15 米至 24 米之間,主起落架外輪間距在 4.5 米至 6 米之間。
簡而言之,數字越大代表跑道越長,字母越靠后代表跑道越寬。4C機場可以滿足常見的空客A320、波音737等機型。
根據2025年鶴崗市政府工作報告,該機場力爭2027年校飛通航。
作為一座典型的“收縮型城市”,鶴崗一度因資源枯竭、產業衰退、人口長期外流而陷入發展困境。此前,還屢次因兩三萬能買一套房、財政重整等話題登上熱搜。
陷入多重困境的鶴崗,為何能獲批建機場,為何非要建機場呢?
轉型需求
很多人對鶴崗的認識,是從售價便宜的房子開始。
前幾年,鶴崗因房價低至5萬元一套、2萬元一套,甚至10萬元就能買別墅而多次登上熱搜。如今,鶴崗的新房掛牌價仍低于2000元/平方米,依然是全國地級市中房價偏低的城市之一。
而房價低的原因,與鶴崗經濟下滑、優勢產業衰退、人口外流密切相關。
早在十幾年前,憑借發達的煤礦產業,鶴崗從鎮升級為縣,再到地級市,這座依煤而建的城市,曾是東北地區重要的能源工業城市。它因資源而生,同樣因資源枯竭而衰退。
2011年,“鶴崗”出現在國家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單上。即便如此,2013年之前,鶴崗仍靠采煤站穩腳跟。
數據顯示,2011年鶴崗GDP達313.1億元,同比增長14.1%;2012年達到358.2億元,同比增長13.5%。
直到2013年,受到市場需求下降、產能建設超前、進口煤大量增加等多重因素影響,煤炭行業進入變局,“黃金十年”至此結束。此后,鶴崗GDP開始放緩。
經濟增速放緩,鶴崗人口也開始外流。
“七普”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鶴崗的常住人口減少約16.7萬人,降幅達15.8%。從東北地區看,雖然鶴崗并非人口減少最多的城市,但人口下行使得當地房產價格難以維持。
在此背景下,鶴崗仍獲批建機場。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自2013年開始謀劃,直到2022年,鶴崗蘿北機場獲國務院等聯合批復立項。其推進背后有多重考量:既是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迫切需求,也是為了借助航空運輸助力旅游發展。
當前,鶴崗正從資源型城市向多元化轉型,發展石墨產業。2024年,黑龍江石墨提純中心建設完成,開發出純度達99.99995%以上的超高純石墨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儲能、航空航天等新興業對石墨的需求量增長很快,而鶴崗蘿北機場所在位置距離最大的云山石墨礦距離僅50公里左右,這為當地石墨產業的運輸和外銷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鶴崗市城市風光 圖源:圖蟲創意
與此同時,鶴崗正充分發揮森林、界江、冰雪、濕地等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數據顯示,2023年、2024年鶴崗接待游客數同比增長51%、20.3%,展示了強大后勁。
從交通層面看,連接鶴崗僅有鶴伊高速,哈蘿公路(國道)、鶴大公路(國道)以及鶴伊公路(國道)構成外部交通主骨架,距離鶴崗最近的則是距離約77公里外的黑龍江佳木斯東郊機場。
因此在2017年,當地媒體就指出,“當下的鶴崗,實現城市轉型急需便捷的空中交通,沿邊開發開放急需暢通的對外通道,發展文化旅游急需高效的航空支撐。”
而鶴崗蘿北機場建成后,將完善當地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并融入哈爾濱兩小時經濟圈,推動與臨近城市產業項目合作、城際旅游合作。
除此之外,李曉津認為,鶴崗的直播經濟增長迅猛,依托較低的房價和完善的配套服務,很多網紅進駐鶴崗,開展直播帶貨,帶動了當地相關農業、林業及制造業發展。機場建設將對鶴崗上述產業及至整個社會發展發揮推動作用。
收益幾何?
若算一筆經濟賬,鶴崗蘿北機場到底能帶來多少收益呢?
李曉津分析稱,當前,國內機場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財政(包括國家、省級、市級和區級),二是銀行貸款,三是企業自籌。根據國內機場一般情況,若年旅客吞吐量超過200萬人次,可以基本覆蓋現金支出;若超過500萬人次,可以基本覆蓋成本。
根據鶴崗蘿北民用支線機場的規劃,本期工程將按照年旅客吞吐量45萬人次建設。這意味著,僅從旅客吞吐量來看,該機場或難以覆蓋成本,可能處于虧損狀態。
事實上,從全國范圍來看,機場大多處于虧損狀態。2024 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機場實現營業收入1136.7億元,比上年增長8.5%;利潤總額仍為-130.6億元,不過已比上年減虧66.1億元。
而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機場仍具備明顯的促進作用。
根據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與發展研究所(AIR)的統計,機場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顯著促進作用。以2024年為例,全國GDP增長約5.5%,而全國機場所在城市GDP增長約6.5%,機場所在城區增長約7.5%。
這表明,鶴崗蘿北機場落地使用后,其經濟發展或迎來新的契機。
“特別在中小城市,機場所在城區往往發展很快,成為‘收縮型城市’中的‘擴張型城區’,甚至是此類城市核心,如黑龍江、新疆、西藏、云南等普遍呈現該特點。建設機場能夠放大當地要素稟賦,使機場所在城市、城區在省內獲得更大話語權。”李曉津說。
飛機在機場跑道起飛 圖源:圖蟲創意
從更大范圍來看,鶴崗蘿北機場的落地對黑龍江全省意義重大。目前,黑龍江已有14座民用運輸機場,數量位居全國第5位。
根據《黑龍江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到2035年,黑龍江民用運輸機場數量將增加到23個,運輸機場100公里服務半徑將覆蓋全省90%以上的國土面積和人口。從這一規劃來看,也將助力完善黑龍江東部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升區域交通便利性和通達性。
不過,要使機場發揮更大作用,李曉津認為,還需要將機場建設要與機場運營緊密聯系。
根據黑龍江省其他機場經驗,首先實現年旅客吞吐量25萬人次,鶴崗機場要提前與民航和地方主管部門、省機場集團、航空公司、租賃商戶等接洽,了解這些部門及旅客、貨主的需求,甚至提前招商,縮短磨合期,減少民航和地方主管部門的后期補貼。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在機場周圍超前布局航空經濟、臨空經濟和低空經濟區規劃,結合招商引資從簡建設,減少后期負擔、增加后期收入。”李曉津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