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天府機場與雙流機場共運送旅客4350.36萬人次,同比增長約2.90%。此外,成都邊檢站也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成都航空口岸“成績單”,出入境人員已超300萬人次,同比增加了11.2%,出入境航班2.3萬余架次,同比增加了15.7%,出入境人員、航班量居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航空口岸第1位。
在成都巨大的航空樞紐體量背后,有一群默默奉獻的人,他們不僅有機艙里的機長、客艙里的乘務員、機場里的機務員……還有一群被形象地稱為“飛機醫生”的飛機維修工程師。
7月5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四川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維),走近飛機維修工程師的工作日常。
飛機維修師們正在檢修飛機
飛機“心臟醫生”每周檢修飛機6-7次
將風險“消滅”在地面上
“發動機試車馬上開始。”7月5日,隨著川維大修部發動機工程師徐梓涵的指令,在空曠的試驗場地內,一架川航客機的發動機隨即發出轟鳴并啟動。而在距離客機約20米的位置,四名測試人員拉起警戒線。約15分鐘后,測試結束。徐梓涵和幾名飛機發動機維修師,靠近發動機旁,仔細查看發動機運轉后的狀態。
“像這樣的工作,我們發動機維修班組一周要進行6-7次。”徐梓涵表示,他所在的川維,位于成都市雙流區,是集飛機保養、檢修、結構改裝、客改貨、飛機拆解等多項業務于一體的西南地區重要的航空維修基地,也被稱作“飛機醫院”。
而作為飛機發動機維修師,徐梓涵常把自己形容為“飛機的心臟外科醫生”。他直言,整架飛機的能量,全都來自發動機,不僅是飛機動力的供給,還有客艙內的光照、空調以及飛行舵面的運轉力也是由發動機提供的。“和人類的心臟功能幾乎一樣,我們就是專為它治病的‘手術醫生’。”
徐梓涵表示,維修師每天的工作,被行內人稱為“檢修”,顧名思義,即必須要執行的檢查、檢測和修理步驟。具體來看,首先,在打開發動機的整流罩后,維修師會對其內部管路的走線、結構以及部件的情況進行基礎檢查。其次,維修師如果發現發動機有可疑的損傷,會借助無損探傷來檢查。徐梓涵解釋,“我們會使用專業的內窺鏡、渦流、超聲波、磁粉等探傷手段,相當于聽診器,可以查看發動機各部件無法用肉眼識別的安全隱患。”
徐梓涵(站者)正在檢修發動機內部
在檢查時,維修師最重點關注哪些問題?徐梓涵說了兩個詞:風蝕、裂紋。“這兩個問題,直接關乎飛機上的百名旅客和機組人員的生命安全。”
他舉例,如發動機葉片,首先檢查這里有沒有因為滑行中遇到小石子擊打、或者在飛行中因鳥擊造成的小裂紋。徐梓涵表示,“一個用肉眼只能勉強發現的毫米級裂紋,可能在飛機起飛幾十分鐘后造成連鎖的破壞事故。”
其次,是風蝕。發動機在運行時,需要引入氣體;加上發動機葉片高速旋轉,風對葉片造成的侵蝕作用不容忽視。同時,風蝕對發動機外部的整流罩也會造成損傷,如果不及時發現,久而久之會腐蝕造成部件缺損脫落的風險。
徐梓涵直言,“如果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風險帶到萬米高空,發動機停車、緊急迫降等一系列連鎖風險都是不可估量的。把風險‘消滅’在地面,是檢修飛機的第一要務。”
成都“飛機醫院”替全球飛機“看病”
上半年完成超50架次飛機檢修
“其次就是‘快’字訣。”從事發動機維修師這個職業16年的徐梓涵表示,這些年的工作,使他早已習慣了“搶時間”。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我們時常會接到臨時搶修飛機的任務。例如,在飛機測試完成后檢查時,突然發現地面有油跡、系統有故障等,我需要立即登記、匯報,對飛機發動機進行詳細排查。”
徐梓涵解釋,因為可能在幾個小時后,飛機要開始新的飛行任務,慢一分鐘,意味著航班旅客的延誤時間就多一分鐘,不僅會打亂旅客的出行計劃,同時還會影響航司的準點率。“因此,爭分奪秒,是我們時刻關注的準則。”
徐梓涵回憶,就在前不久的一個周末,一架來自柬埔寨航司的一架飛機需要更換新型的發動機燃油噴嘴,而這架飛機將在周一早晨7點多執行航班任務,留給徐梓涵和他所在班組的時間非常緊迫。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客戶想在中國打開市場、保證準時準點起飛的良好口碑,除了保證質量合格外,時效同樣也是他們相當關心的因素。”
徐梓涵正在檢修發動機葉片
徐梓涵感嘆,“當時太不容易了,發動機燃油噴嘴是在發動機的最核心位置,要拆下它,需要先拆卸100多個密密麻麻、層層疊疊排布的零部件,用‘抽絲剝繭’來形容那次換新工作也毫不夸張。拆卸的順序、方向,甚至是零部件的拆卸時的力道,都直接關乎發動機后續的安裝效果。”
他表示,當時時間非常緊,組里一共12名維修工程師全員出動,“左右兩個發動機,分工作業。”徐梓涵表示,在檢修發動機時,絕不允許同一維修師連續安裝兩臺發動機,否則,一旦出錯,很可能連帶兩臺發動機的裝卸都出錯,增加安全風險。“連續幾天,每天12個小時,拆下舊件、安裝新件、調檢驗、調校、試車、交付,終于趕在時限之前幾小時完成發動機零件換新,沒有耽誤航班正常起飛。”
徐梓涵表示,要成為飛機維修工程師并不容易,“就以飛機發動機維修崗位為例,首先要連續工作2年,才有資格考《中國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基礎執照》。考試通過后,才有資格再考《機型執照》。”他解釋,不論是空客還是波音,都有多種機型。“每種機型系列都有各自的結構特點,因此都對應各自的機型執照。有了執照,只是代表有修飛機的資格,真正修得好,就需要我們全情投入其中,將耐心與細心做到極致,才是每一名旅客乘飛機時安心的來源。”
一名飛機維修師正在檢修飛機輪胎
正是徐梓涵這樣的飛機維修工程師們,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讓成都逐漸成為替全球飛機看病治傷的“醫院”。據川維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們已完成飛機深度檢查維修超過50架次。”自2010年8月運行以來,川維已為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20多家航空公司客戶提供機體維修服務,截至目前,已維修各類飛機1500余架次。據了解,雙流航空經濟區已聚集重點航空企業248家,臨空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占全區GDP的65%,2024年實現外貿進出口值超740億元。
紅星新聞記者 胡謙 攝影報道
編輯 歐鵬
轉自:紅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