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機場集團發布預測——2025年暑運期間(7月1日~8月31日),上海浦東、虹橋兩大機場預計保障航班15萬架次,同比增長5%;預計保障進出港旅客2455萬人次,同比增長7%。上海兩場日均39.6萬人次的客流涌動,預示著中國民航又將迎來繁忙的暑運旺季。
虹橋機場服務旅客出行(善見/攝)
與往年相比,今年暑運呈現“量價雙升、服務提質、航線擴容”的鮮明特征。航班管家平臺預測,暑運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預計將達1.5億人次,同比增長5.4%;預計執飛客運航班106.1萬架次,同比增長3.9%。面對旺盛的市場需求,各大航空公司、機場紛紛采取多樣化舉措,完善航線網絡、增加運力投放、豐富產品供給,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成為推動暑期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各媒體也紛紛關注并報道民航的暑運表現。
多條暑運航線航班新增加密
航班管家數據顯示,國航、東航、南航暑運期間計劃航班量占國內航企總量的42.4%。
今年暑期,國航新開北京—阿勒泰、北京—大連—綏芬河、溫州—南充、重慶—喀什、武漢—蘭州—敦煌5條航線,復航成都—武夷山和上海—溫州航線,加密樞紐城市與二三線城市航班,強化區域通達性,滿足國內外旅客商務、旅游、務工、求學等多元出行需求。
東航預計執飛客運航線1150余條,日均執飛航班超3200架次,同比增長5%。根據上觀新聞發布的消息,東航新增航班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等西北地區。上海—嘉峪關、杭州—伊寧、大連—鄂爾多斯、深圳—大理等直飛航線的開通,將這些往年需要轉機抵達或只能選擇降落在臨近省會城市機場的旅游目的地與國內一、二線城市直接相連,滿足了旅客“點對點”的出行需求。
東航江西分公司員工在機坪上頂著烈日,保障暑運出行(張志琴/攝)
南航集團計劃在970余條國內航線、260余條國際和地區航線上執飛航班約32萬架次,高峰期日均執飛航班超3000架次。《廣州日報》報道,南航集團將重點在新疆、西北、東北、華北等熱門旅游目的地新開航線和加密航班。南航暑運期間在廣州重點新開、加密廣州至西寧、麗江、海拉爾、德宏等航線航班。在北京樞紐,南航計劃新開、加密北京大興至長白山、阿勒泰、伊寧、阿克蘇等航線航班;在烏魯木齊基地,南航計劃新開、加密烏魯木齊至深圳、貴陽、哈爾濱、沈陽等航線航班。南航還在烏魯木齊進出港的熱門航線上增投寬體機運營,投放量和座位數均創近5年來新高。
“哪兒涼快去哪兒”是每年暑期旅游不變的主題。《廈門日報》報道,廈航新開直達新疆、內蒙古等地的24條季節性航線,包括杭州—海拉爾、廈門—烏魯木齊、北京—西寧等,同時加密廈門—西雙版納、杭州—呼和浩特、杭州—大連等11條熱門旅游航線航班。《上海證券報》文章報道了吉祥航空增設多個清涼航點,為旅客打造“空中避暑走廊”的舉措。吉祥航空新增上海—喀什、上海—伊寧、杭州—青島—海拉爾、南京—大連—海拉爾航線,恢復上海—敦煌、上海—西寧航線,并加密了南京、上海至海拉爾的多條直達航線航班。據中國山東網消息,山航重點圍繞濟南、青島、廈門、重慶等城市樞紐,新開煙臺—銀川、廈門—貴陽、青島—齊齊哈爾等62條國內旅游航線,并特別開通青島—呼和浩特—海拉爾/滿洲里聯程航線,為旅客打造沉浸式草原深度游線路。
中轉聯程航班產品持續升溫
2025年暑期民航市場的火爆程度從票務預訂數據中可見一斑。航旅縱橫大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暑運第一個月(7月1日~7月31日),國內航線機票預訂量近1790萬張,比去年同期增長約5%。熱門航線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成四地八場間,而東北、新疆、西南、西北地區的長距離旅游航線客流增速最快,預計同比增長超20%。
去哪兒旅行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陳曉雙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乘機人數來看,6月25日迎來了暑期第一波出行小高峰,隨后出行人數一路攀升,7月5日到達最高峰,而整體熱度將延續至8月中旬左右。長江云新聞記者從攜程旅行平臺獲悉,從城市來看,今年暑假國內游TOP10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烏魯木齊、青島、成都、西安、貴陽等,其中烏魯木齊、伊寧等新疆城市憑借獨特的自然風光和避暑優勢成為暑運黑馬。航班管家數據也表明,新疆地區計劃航班量同比增長超20%,遠超其他目的地。新疆所有機場的航班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阿勒泰等支線機場增幅較大。在國內航班量大且增幅靠前的10個支線機場中,有8個位于新疆。
新疆伊寧機場新增、加密多條熱門航線,為暑期旅游、探親及商務往來提供更便捷的出行選擇(伊寧機場供圖)
暑假是學生們放松身心、開闊視野的好時機。隨著中高考、期末考試結束,全國大中小學生陸續開啟暢玩模式,家庭親子游(攜帶未成年人)、學生游(18歲~26歲)需求集中釋放。同程旅行《2025年暑運出行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預測,暑運期間,國內航班親子客群的出行比例將達34.7%,國際航班的這一比例約為23%;國內航班學生群體約占比26.8%,國際航班的這一比例將超過33%,主要源于留學生群體的貢獻。
與“五一”、端午假期相比,學生們的暑假旅游時間相對自由,因此超長中轉機票產品憑借高性價比優勢持續走紅。除票價優勢外,中轉時間在8小時以上的航班對出游人群而言還能“多玩一城”。《報告》認為,今年暑運期間中轉聯程產品占比將有所提升,尤其是經北京、成都、昆明、西安、鄭州、武漢等樞紐城市中轉的聯運線路客流量較大。預計較為熱門的暑期中轉航線主要包括南寧—北京—長春、拉薩—成都—廣州、拉薩—成都—北京等。上海旅客張超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在規劃行程時選擇在成都中轉,準備與家人一道品嘗成都美食。
長春機場升級服務體驗,守護旅途溫馨時光(吉林機場集團供圖)
中轉玩法也提升了暑期出境游熱度。在去哪兒旅行平臺上,出境游中轉航班預訂量同比增長30%,最受歡迎的境外中轉目的地為韓國仁川、日本大阪、泰國曼谷、馬來西亞吉隆坡等。在北京上大學的王亞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計劃暑假去新加坡看演唱會,特地選擇了在越南胡志明市停留2天的中轉航班,省下的600元機票費用正好用來訂酒店。
數字賦能與便利中轉重構暖心旅程
暑運是檢驗民航服務品質的“試金石”。暑運“大考”才剛開始,服務創新與市場競爭就已呈現深度交融態勢。面對激增的客流,民航各單位爭相提供數字化、差異化、人性化的服務,在市場重構與服務升級中尋找新平衡。
中轉便利化服務釋放樞紐潛能,機場過夜玩出新花樣。6月29日,上海浦東機場對外發布的八大服務舉措成為今年暑運服務升級的標志性事件——“中轉最短銜接時間(MCT)”“24小時通關”“深夜驛站”等直擊旅客痛點。《新民晚報》報道,上海浦東機場攜手聯檢單位于7月1日推出國際、港澳臺24小時通關服務,覆蓋離境退稅、值機、托運、安檢等全流程,并在T1航站樓國內到達、T2航站樓國內混流、T2航站樓衛星廳國內混流和國際出發層設置旅客過夜休息區,提供舒適的沙發和躺椅,同步配備充電插口、自動售貨機、延時營業的便利店和餐飲店等,還將在暑運期間陸續啟用休息艙和淋浴間,方便旅客在機場休憩。《青海日報》報道,西寧機場通過在線旅游平臺(OTA)向中轉旅客發放住宿抵扣券,提供航站樓餐食與購物直減、頭等艙休息室優惠、免費機場大巴、免費行李寄存等服務。根據澎湃新聞發布的消息,海口美蘭機場全新升級改造的國際中轉區已正式啟用,乘坐國際中轉航班的旅客可根據實際中轉時長,在T1或T2航站樓問訊柜臺領取旅客專屬餐券、住宿券和購物折扣券等。
迎接暑運,浦東機場完善旅客過夜休息區(善見/攝)
航空公司則從位移服務提供者轉變為全旅程解決方案提供者。界面新聞報道,東航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全方位升級服務體系。東航推出的“機票+文旅”“機票+酒店”產品將機票預訂與旅游觀光、酒店住宿有機整合,方便旅客從購票階段開始“一站式”規劃行程。優化后的東航信息推送系統采用智能算法,依據旅客歷史行為等數據,深度挖掘旅客需求偏好,精準推送個性化內容,實現“購票伊始,陪伴開始”。為籌備出行的旅客推薦“博物館優享”等文旅增值服務,引導未選座的旅客提前選座;向到達機場的高端卡會員提示貴賓室所在位置……這種“千人千面”的信息服務與出行產品相互配合,讓東航的數字化服務“關懷有道”。
另外,《大眾日報》記者從2025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了解到,除優化航線網絡、增投運力外,民航局允許航空公司在暑期隨時備案國內航線臨時增班計劃,靈活調配航班。近日,民航局還與國鐵集團聯合印發了《推進“空鐵聯運”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國航、東航、南航、春秋航空、廈航、川航6家航空公司已與鐵路12306對接了銷售系統,實行空鐵聯運客票銷售“一票制”,旅客可在航空公司官方購票渠道和“鐵路12306”App上購買聯票。(中國民航報 記者胡夕姮)
編輯|張 薇
校對|張 彤
審核|程 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