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曉慧
編輯|張晨陽
設計|戚桐琿
運營|蘇洪銳
今年天貓的潮玩賽道,跑出了一匹乍一看有點出乎意料的黑馬。
根據天貓今年618的榜單,游戲公司“疊紙”旗下的官方旗艦店“疊紙心意”,是潮玩賽道第一階段“搶先購”的成交榜第一名,也是玩具潮玩行業第一個銷售額破億的店鋪。
在社交平臺上,有玩家分享自己為了搶疊紙的周邊,專門“用python寫了腳本”,堪比在大麥上搶演唱會門票,引發許多同好的共鳴,收獲了超1000個點贊和700條評論。
很多人在筆記的評論區里分享自己搶到的購物截圖——“戰利品”包括10元的鐳射票、15元的徽章、還有20元左右的打卡牌。
疊紙是啥?為啥疊紙的谷子能賣得這么好?還有誰的谷子也賺發了?
疊紙的周邊賣得有多好?
對一部分人來說,疊紙游戲或許是個陌生的公司,但它在游戲圈內其實已經有一定的名氣了。
疊紙游戲成立于2013年,目前主要擁有“暖暖”(《暖暖的換裝物語》《暖暖環游世界》《奇跡暖暖》《閃耀暖暖》《無限暖暖》)和“戀與”(《戀與制作人》《戀與深空》)兩大產品系列,都是以女性為主視角的游戲。
2017年,疊紙發布《戀與制作人》,成為國內首款現象級女性向戀愛手游。
2024年,疊紙先后發布《戀與深空》和《無限暖暖》,前者自上線以來,在iOS暢銷榜排名一度超過《王者榮耀》,在海外也頗受歡迎。
不僅游戲熱度高,疊紙的周邊也賣得好。
從2023年雙11到2025年618全周期,疊紙在天貓的潮玩成交店鋪榜上一路爬坡,不到兩年,就從第六進階到第二。
今年618,疊紙甚至在第一輪“搶先購”期間登頂TOP 1,超過了泡泡瑪特、老牌的萬代南夢宮和米哈游。
同屬潮玩賽道,labubu主打99元以上的搪膠毛絨公仔盲盒,疊紙則不同。
作為一個游戲公司,疊紙的周邊以各種各樣的谷子為主,包括吧唧、紙制品、亞克力制品、毛絨類制品等等。
參考魔鏡近兩年的數據統計,疊紙超過7成的周邊商品價格都在60元以內,且30元以內的占比最高。
現在打開天貓店,疊紙銷量最高的兩款產品分別是18元的吧唧和12元的明信片透卡。
別小看這些“小東西”,雖然單價不高,但是賣的數量多,撐起了超9成(91.5%)的銷售額。
為什么偏偏是疊紙呢?
疊紙的周邊
為啥賣得這么好?
作為游戲IP的衍生品,疊紙的周邊賣得好,首先離不開玩家們對游戲“上頭”。
正如前面介紹的,疊紙的兩大系列都以女性向為主,其中《戀與》系列是女性向戀愛手游,簡單來說就是和不同類型的“紙片人”談戀愛。比如在《戀與深空》中,玩家可以在科幻宇宙的背景下,和五位男生建立感情關系。
QuestMobile的報告顯示,《戀與深空》APP的用戶中,有87.2%都是女性,90后占比超過一半。
這些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女性,對“紙片人老公”有強烈的情感投射,十分愿意為喜歡的角色周邊買單,讓游戲角色以周邊的形式,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一位資深的游戲玩家 @K 表示:“游戲角色對很多人來說是心靈寄托,她們對自己喜歡的角色非常認可,希望看見實體,聽朋友說,《戀與制作人》之前出的一番賞,一個娃娃炒到3000元,一般炒到800就頂天了。”
即使是同一個款式,很多人也會一次性買很多個。
有的人會批量買同一款徽章,用來扎“痛包”;有的人會買一個收藏,買一個日常把玩,然后在游戲角色慶生的時候搞個“痛屋”,把儀式感拉滿。
其次,有一部分會通過氪金的方式,把喜歡的角色捧成“頂流”,希望自己喜歡的角色被認為是更受歡迎、或者更有商業價值的。
就像追星一樣,玩家通過多買一些周邊,反向為游戲角色“鍍金”。
此外,周邊賣得好,也和疊紙發售周邊的形式有關,基本有三種。
最主要的方式是預售,基本不限量,周邊往往跟隨游戲活動上線,周邊上架本身有一個時間周期,所以大家都要在這個期間內下單,如果下架了就基本不復刻,只能去二手平臺高價收——比如疊紙的男主生日周邊,通常只預售一次,因此被稱為“限時不限量”。
其次是現貨上架,數量很少,基本要靠搶或者等“回流”,即別人拍下后沒付款、或者付款后又退款,導致本來已售罄的商品又回到“可購買”的狀態。
除此之外,也有與飲品店、快閃店聯名的現貨,通常數量有限,例如《戀與深空》與KFC聯名,會隨套餐贈送徽章等周邊制品。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平臺上有不少關于疊紙預售周期越來越長的討論——一開始預售期大多是45天,后來一路漲到200天。
(最近《戀與深空》和羅森的聯名款有少量的現貨,預售期在45天內)
圈內普遍的解釋是:因為現在買周邊的人越來越多了,生產的量變大了,所以從生產到發貨的周期也變長了。
有兩位相關從業人員對《DT商業觀察》表示,做周邊不是隨便找一個廠就行:“有好工藝、好品控的工廠,其他游戲公司也會搶著合作,比如做吧唧,可能很多IP都會找深圳的金昌明工藝制品公司,所以工廠那邊基本都要排期。”
“IP方也會很嚴格,即使是授權的產品,也要在監修打樣的樣品OK之后,才能開始生產大貨”,“所以也不止乙女游戲,其他游戲周邊預售商品時間也都不短”。
對游戲公司來說
周邊意味著什么?
事實上,除了疊紙以外,天貓近2年的潮玩成交店鋪榜TOP 10,超過一半來自游戲公司或單個游戲IP,而且以國產游戲為主。
其余的則大多是代理、發售或本身涉足玩具、動漫、模型等多個領域的企業,比如三月獸、卡游、bilibili和萬代等。
其中,在榜單上,女性向游戲(主要有乙女戀愛、休閑換裝、偶像養成等)每次都能占2-3個席位,帶動谷子經濟的爆發。
包括疊紙的“戀與”和“暖暖”系列、米哈游的《未定事件簿》、騰訊游戲的《光與夜之戀》、靈犀互娛的《代號鳶》和樂元素的《偶像夢幻祭》。
游戲公司做IP和周邊,其實早已有之。
《戀與制作人》發布的那一年,疊紙就開始入駐天貓,成為首批入駐的游戲公司代表,并在2019年和2020年賣得越來越好。2020年,《明日方舟》《原神》也開始發力,開設官方旗艦店。
淘天玩具潮玩行業向《DT商業觀察》表示,從2020年開始,淘天玩具潮玩行業就敏銳地洞察到“谷子經濟”崛起的勢頭,開始與游戲大廠深度合作。結合大型國產二次元游戲上線,天貓逐漸成為了游戲周邊銷售的主陣地。
到了今年,游戲周邊商品呈現出爆發式增長:“今年618期間,國產周邊的海外訂單同比增長3位數,‘國谷’已經走向海外,成為一種文化輸出。”
國產游戲不僅助力“國谷”崛起,而且也越來越重視做周邊。
一位從“暖暖”和“戀與”系列發布就一直玩到現在的玩家 @Schoko 觀察到:“疊紙現在的周邊會引用一些新的工藝,做一些新的風格,比如水墨風等等,周邊的‘餅圖’(即周邊上的圖案)的選擇更多,也相當于變相擴充了周邊的數量。”
為什么游戲公司都這么重視呢?
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周邊既能滿足玩家的情感需求、增加玩家的粘性,也能讓公司賺到錢。
對騰訊和網易這樣的大公司來說,游戲業務本身就收入高,在2024年全年分別達到了1977億元和836億元,游戲衍生品和周邊的收入占比或許還比較小,在近兩年的財報中都沒有被提及。
而像疊紙這樣還在努力攀上百億收入的游戲公司,游戲收入雖然占了大頭,但IP衍生周邊也是增量。
一開始,周邊大多是作為線下宣傳時的福利贈送給玩家的。
后來,隨著情緒經濟和谷子經濟的發展,周邊不僅是營銷的一部分,也成了貢獻收入的第二曲線,有的周邊收入在大促期間甚至會超過游戲的平均單月流水。
點點數據顯示,疊紙2024年發布的《戀與深空》全年iOS端的流水是18.9億元,平均每月流水是1.58億元,幾乎是女性向游戲中最賺錢的。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2024年天貓雙11期間,疊紙光是上新日就賣出了超過2億元的周邊,比iOS端平均每月游戲流水高。
游戲IP的周邊不僅賣得多,而且利潤可能也比較高。
米哈游2018年的招股書顯示,游戲周邊基本采用OEM生產模式。產品設計由公司內部完成,供應商按照需求生產。
而供應商的生產成本,其實較低。以吧唧為例,吧唧的售價普遍為15-18元,而深圳金昌明工藝制品公司在1688上的店鋪顯示,如果馬口鐵徽章的起批量達到3萬個以上,單個價格為3元左右。
復盤日本90年代后消費支出變化,教育娛樂消費支出占比持續提升,以游戲和動漫產業為代表的細分賽道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期。
如今,中國消費市場也正經歷著類似的變化。
作為國內第一個建立線上玩具大類目的電商平臺,淘天在今年4月淘天玩具潮玩行業峰會上提到:縱觀國內玩具潮玩行業10年熱門風向轉變,其實是一場從實用主義到情緒價值的過渡。
早期,淘天關注到的玩具以母嬰陪伴的安撫型實用主義玩具為主,但也有相當規模的樂高玩家、高達玩家、手辦兵人愛好者在平臺上高頻消費。
現在,大家對潮玩和玩具的需求,正從實用型慢慢向愛好型轉變;消費潮玩和玩具的人群,也出現了玩具全年齡化、潮玩年輕化的趨勢。
正如那些單價不高、卻承載著玩家深厚情感的徽章、卡片、亞克力立牌,它們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玩具”,更是人們連接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的“情緒載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