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成君
中國隊的防守需要更加硬朗。東方IC供圖
世預賽出局后,備戰2030世界杯的新國足再度出發。7月7日晚進行的東亞杯首場角逐中,他們以0:3不敵東道主韓國隊。
這個比分對于38次中韓交鋒僅兩勝的國足來說并不意外,但是球迷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新氣象,新變化。不過,大換血后的國足在配合上比較生疏,并未讓人眼前一亮。到2030時間還長,到2030時間又很短,除了磨合,新國足更需提升緊迫感。
陣容大換血
雙后腰首發
伊萬科維奇執教國足期間,最讓球迷所詬病的就是固執地使用單后腰,這讓國足的中后場防線壓力很大,最終在一片質疑聲中,球隊無緣世預賽附加賽,伊萬黯然下課。
新帥久爾杰維奇比伊萬年輕,也更有魄力,他在本場比賽中,啟用了新的戰術與陣型,從門將到后防線,首發球員與世預賽18強賽最后一場比賽相比,已經全部換了一個遍。
大家關注的雙后腰位置上,久爾杰維奇派出的是黃政宇與高天意組合,兩人的防守能力都較強。攻擊型中場則是謝文能與王鈺棟,此外,與王鈺棟同齡的蒯紀聞也完成國足首發,他的位置更加靠前,與中鋒張玉寧搭檔。
這是如今世界足壇的主流戰術,但是國足顯然很久沒有演練過了。在442菱形站位中,單后腰顯得十分薄弱,而本場比賽其實雙后腰的作用也很有限,這一方面取決于球員的實力,另一方面也和球員相互間的配合有關系,整體來看,效果并不比單后腰強多少。
防守弱點暴露
細節沒有完善
與后腰的防守相比,國足在后衛線上的弱點則更加明顯,這也是被韓國隊連進三球的最重要原因。這三個丟球,全部與盯人不緊有關,讓對手有足夠的時間打出世界波以及強力頭球。韓國隊甚至能在進攻中停下來思考進攻線路,這當然也是國足后衛移動速度慢,盯防效果不佳所造成的。
國足的這條后防線缺少了一些經驗,再加上防守侵略性不夠,中場保護力度不足,整場比賽球員都在極其被動的狀態下踢球。
久爾杰維奇評價道:“對方在開局階段就進了一個世界波,也給他們增強了信心,踢得更加順暢,給我們制造了更大的問題。”
在炎熱的晚上,國足球員的態度沒的說,大家都想爭一口氣,拿下比賽,在世界杯出局后提振士氣,但是這支球隊其實才組建五天,還有太多細節沒有完善。雖然與此前相比,進攻陣容中多了一些技術型球員,但是由于對手的防守強度很高,國足也基本上沒有給韓國隊造成太多的威脅。
新人值得期待
磨合仍需加強
對于大家所期盼的王鈺棟,本場比賽他的自信又更強了一些,在邊路的突破與過人更加大膽,但還是缺少與其他球員的配合。
第69分鐘,他有一次很漂亮的突破后傳中,可惜張玉寧稍稍慢了半拍,沒有及時趕到。這是他在整場比賽中為數不多的與搭檔有連線的配合。假以時日,他們應該會更有默契。
整體而言,國足新人的表現沒有太多的亮點,吾米提江不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上,作用有限,蒯紀聞也難以發揮出自己的特長,但這是一支球隊必須要經歷的階段,東亞杯作為熱身賽,此時不練兵,更待何時?
由于韓國隊沒有征召孫興慜等海外球員,因此本場比賽也被認為是中超與K聯賽之間的比拼。比賽所反映出來的,在比賽節奏、強度和對抗上,中超還是處于下風,尤其是在沒有中超外援的幫助下,國足球員之間的串聯也成了問題。但不可否認,中超聯賽還是培養出了王鈺棟這樣幾名頗具天賦的球員,他們也將在不斷地磨合當中逐漸成長為國足的頂梁柱,而從目前來看,還需要給他們更多的時間與寬容度。
本場比賽也展現出現代足球不是靠換一套陣型,換幾個球員,換一名教練就能產生脫胎換骨的變化,而是要沉下心來,不斷增強球隊的大賽經驗以及球員的磨合程度,也正如久爾杰維奇在賽后所說:“我試圖給我們的球隊帶來一些變化”,但是從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個過程。
自2017年世預賽12強賽1:0小勝韓國隊后,國足就再也未能擊敗韓國隊,八年來已經六連敗且一球未進。從今晚起,希望等待不要再漫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