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將人民滿意作為核心標準
沭陽公安規范執法交出高分民生答卷
日前,在外忙活了一天的沭陽縣湯澗鎮居民王玉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發現家中飼養的10余只母雞全部不翼而飛。她立刻打電話報警。湯澗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通過認真勘驗、仔細排查,很快鎖定兩名嫌疑人,僅用不到3個小時就將他們抓獲,并追回全部損失。王玉蘭感動地說:“沒想到丟了幾只雞,警察同志也這么上心,這才是真正為民辦實事!”
小案不小,事關民生。沭陽縣公安局建立盯案機制,從源頭入手,確保每起民生小案都能得到高效規范處置。對傳統侵財案件,實行全量盯案,依托大數據分析和情報研判,主動出擊、定向打擊,同時,全力追繳贓款贓物,最大限度為群眾挽回損失。今年以來,傳統侵財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22%。
盯案,盯的是民意。沭陽公安將人民滿意作為衡量執法質態的核心標準。明確督察部門牽頭,研發民意感知響應平臺,扎口匯聚各類涉警意見訴求,實現及時感知、快速辦理、問題標注、精準整改工作閉環,實現負面民意全量匯集,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轉化為民警“履職清單”。今年以來,由負面民意匯聚的“問題清單”辦結率達92.5%。尚未辦結的,也都在循序推進。
沭陽縣公安局重慶路派出所民警孫錦鵬坦言,曾經有群眾因為對他的工作不滿意從而對他“橫眉冷對”,但這種情況已經很久沒有發生過了。“以前總覺得只要程序走完、材料交齊就行,現在每處置一起警情、辦理一起案件,都得反復琢磨:會不會有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會不會有遺留問題?開始的時候還覺得有點煩,現在養成習慣后,看到的是群眾的笑臉和投訴量的明顯下降,心里真的覺得挺值的?!?/p>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沭陽縣公安局在省公安廳制定的執法標準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接處警等執法規范,全鏈條規范執法各個環節。對重點警情成立工作專班,每日復盤檢查,緊盯出警是否及時、處警是否規范、是否如實立案等關鍵環節,第一時間通報問題、第一時間推動整改。今年以來,已檢查各類重點警情1500余起,執法問題整改率達100%。
規范執法,關鍵在人。為全面提升執法主體的能力素質,沭陽縣公安局著力打造“三大品牌”。開展執法專題培訓,打造“沭警引智”品牌。每月在全國范圍聘請接處警、案件辦理等方面專家授課,將全國各地執法監督等先進經驗引進來,融入民警的執法工作中。今年以來,已開展專題培訓4期,邀請9名專家現場授課。
開展執法問題解剖,制作“沭警艷陽”警示錄。圍繞“以事為鑒、以案為鏡”,收集全國典型案例和突出執法問題,定期曝光剖析不作為、慢作為等執法負面典型,讓民警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做到在陽光下執法。今年已編制警示錄6期,曝光5方面26個執法突出問題,涵蓋執法各個方面,有效避免再出現類似問題。
開展執法問題復盤,建立“沭法點評”研判機制。每周召開執法問題述評會議,對接處警等執法規范情況進行通報,法制部門對常見執法問題進行“精準點穴”通報,執法單位負責人現場說明情況、提出整改措施,不斷在“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中提升執法能力。今年以來,已召開“沭法點評”例會21次,點評通報各類執法問題206個,逐一推動整改。
“警示錄里挑選的都是發生在身邊的案例,比任何說教都來得震撼,警醒我們必須時刻繃緊規范執法這根弦。通過對執法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復查,讓我們知道哪里容易出問題、為什么出問題,而通過加強執法專題培訓,又教會我們怎樣真正做到規范執法。三項舉措相輔相成,目的就是讓我們的執法更規范,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便痍柨h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毛強說。(宋子璇)
來源:江蘇法治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