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分鐘,踢的好算不錯,8分半韓國進球。因為高溫,韓國并未壓上逼搶。但是他們的變節奏的能力,國足還是跟不上。
就是簡單的后場一腳長傳結果就形成進球。
國足防守還是習慣上搶,本來并非是一錘子買賣,結果就把自己扔出去了。不應當埋怨黃政宇的撲搶,中國球員都這樣,習慣性。賽后復盤會反復講解上搶的沒必要,到時候還是會這樣,因為習慣,踢球開始養成的習慣。這是啥?素養啊!
他不跳起來掙頂又能怎樣?往回退去擠人還來得及嗎?球已經形成人家的傳中,中后衛不爭頂會被教練噴的。專業普及:對手傳中形成爭頂,已經是二分之一球了,行不行的成射門,那都是。換句內行話:如果跳起來爭頂,對手的頭球將毫無干擾。
此時,直播解說員有懂球的:人家傳中好!!!
就差說出態度有問題啦。可是這是嗎?韓國并未上強調逼搶,賽后的統計國足48控球率。他們并非不想傳而是不知道怎么傳,這還是素養的硬傷。他們不知道怎么傳,怎樣接應,跑位。國足的傳接配合在對手看來如同小兒科,少數的威脅進攻都是斷球形成。運動戰或陣地戰寥寥,國足不會!
他們不拼?胡扯!他們是不知道怎么拼,迷茫啊!不好意思,這還是素養的問題。
比較統一的觀點:沒有強的個人能力就形不成強的整體!
咱舉個比較顯而易見的例子。昨天的烏茲別克球員個人能力強嗎?為啥他們的整體在某些時段強過U16國家隊?這還是技戰術素養!我在賽后分析強調:很羨慕U16國家隊也能那樣踢球,學會控制牽扯!
足球比賽并不是所有球員個人能力強就能形成整體能力超強。這個觀念得改一改了,不然青少年梯隊的訓練還得跑偏。
您了看比賽了吧。別說這些國腳不拼。您讓他們怎么拼?您了說道說道?
官方首發是442,經常看球球迷懂這首發官方陣型并不代表場上就這。形成進攻時應當是3511或352,防守時是442平行站位,更準確一些是4411,蒯紀文回來一些。上半場后半段,蒯紀文主動靠近王鈺棟,他已經不是真正意義的前腰,偏左了不少。
集訓就幾天,您了讓久爾杰維奇能拿出啥樣的陣型技戰術?新疆小伙不是不能踢這位置!
怎么說呢?還是素養問題,它通過不遺余力的跑動彌補不了,人永遠沒有球的運行快。
總結:這是實力的完敗而非技戰術或陣型亦或球員的選擇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