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古幼新,通訊員 劉穎 蔡明珠)
近日從東西湖區市場監管局獲悉,今年以來,該局創新推出電梯監管新模式,開展電梯“梯長”試點工作成效顯著,試點片區電梯故障投訴量降幅超過60%,為居民乘梯安全保駕護航。
在常青花園五小區18棟,業主王微說,自擔任電梯“梯長”以來,已經過3次系統培訓,她掌握了處理常見電梯故障的方法,如電梯門關不上時如何檢查是否卡有異物等。依托電梯微信群,梯長、維保單位、物業、業委會、常青花園工委緊密協作,一旦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基本實現當天解決。
有一次電梯門關不上,王微迅速在群里上報,維保人員即刻趕到現場維修,高效的處理速度贏得居民“連連稱贊”。王微表示,盡管是義務擔任“梯長”,但通過培訓學到的電梯知識,不僅充實了自己,還能引導大家愛護電梯,化解居民因小問題就要求更換電梯的矛盾。
同樣身為“梯長”的14棟業主張莉也感慨,培訓讓她深入了解了電梯構造等專業知識。作為小區志愿者,她認為擔任“梯長”能為居民安全出行貢獻力量,充滿自豪感。
據悉,為保障電梯“梯長”試點順利推進,東西湖區市場監管局精心選聘熱心公益、關心社區建設的居民擔任電梯“梯長”,并對其開展專業的電梯安全業務培訓。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針對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以及電梯義務監督員的培訓4場,覆蓋約300人次。
常青花園平安建設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常青花園已有100多名電梯“梯長”。“梯長”們積極監督使用單位日常管理、檢驗檢測、維保質量等工作,一旦發現電梯故障,便主動在多方聯系群中反饋信息,社區與平安建設科及時督促物業通知維保人員檢修,極大提高了電梯維修效率,相關投訴問題持續減少。
東西湖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創新模式通過多方聯動建立起監督機制,有效保障了電梯維保質量和維修速度,為構建安全、和諧的社區電梯使用環境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