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消息,7月7日,特朗普發推稱將于次日中午公布關稅信函或協議,而美商務部長隨后宣布關稅8月1日生效,較原定7月9日延期。美國這次關稅調整動靜不小。特朗普政府之前說要在90天內完成90份協議,可現實是,到現在也就和英國、越南、柬埔寨等少數國家達成了框架協議。就說英美協議吧,5月8日達成的,美國把英國汽車進口稅率從25%降到10%,每年讓10萬輛車以低稅率進美國,但鋼鋁關稅問題還沒解決。
美國財政部部長(資料圖)
美越協議是7月3日達成的,美國對越南商品征20%關稅,越南卻要對美國商品全面免稅,這協議對越南來說挺吃虧,有經濟學家預測越南GDP增速可能因此減少0.8到1.3個百分點。歐盟內部在和美國談判時分歧很大。德國總理默茨想盡快達成類似英國的“緊急協議”,可法國總統馬克龍覺得不能為了避免沖突就接受不平衡的協議。美國還威脅要對歐盟征收50%的懲罰性關稅,涉及法國奶酪、德國電子產品等,歐盟也準備反制,要對美國牛肉、波音飛機等加征關稅。
有經濟學家算過,如果美歐加征10%到25%的關稅,歐盟GDP會損失0.3%,美國GDP會下降0.7%,兩邊都沒好處。日本和美國的談判也不順利。日本首相石破茂說不會輕易妥協,因為美國要求日本開放更多市場,接受美國產汽車和大米,還可能對日本商品征30%到35%的關稅。韓國呢,正在跟美國談延長關稅豁免期,希望降低對韓汽車和鋼鐵的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泰國為了避免被美國征36%的懲罰性關稅,提出五年內把對美46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削減70%,還打算增加能源和波音飛機的采購。中國在這次關稅博弈中態度強硬。特朗普宣布關稅計劃后,中國迅速采取對等政策,特別是對稀土出口進行管制。經過談判,中美達成了《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雙方同意撤銷對彼此商品加征的絕大部分關稅,暫緩實施24%的對等關稅。
美國還取消了一系列對華限制性措施,中國也同意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許可申請。現在美國把關稅生效時間推遲到8月1日,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中國的強硬態度讓其他國家有了更多談判時間。而且,美國國內也面臨不少壓力。華爾街警告說,特朗普簽署的“大而美”方案可能讓美國未來七年債務高達50萬億美元。美銀首席策略師哈特內特估算,到2028年美國聯邦債務可能達到43萬億美元,2032年前可能超過50萬億美元。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資料圖)
今年上半年美元暴跌11%,是1973年以來最大的上半年跌幅,黃金上漲26%,是1979年以來最佳上半年表現。摩根大通預測,如果關稅戰繼續升級,美國有60%的可能性陷入經濟衰退。從目前的情況看,特朗普的關稅大棒能不能繼續揮舞下去還是個未知數。各國在核心利益上都不愿意輕易讓步,美國要是繼續搞單邊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孤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搞貿易戰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畢竟合作共贏才是大勢所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