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醫藥大學”微信公號7月8日發布訃告。全文如下: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于2025年7月7日15時52分在湖北省武漢市逝世,享年87歲。
遵照本人遺愿和家屬意見,喪事從簡。
梅國強教授遺體告別儀式茲定于2025年7月9日(星期三)上午7時50分,在武漢市漢口殯儀館靜雅廳舉行。
特此訃告。
湖北中醫藥大學
2025年7月7日
花圈挽聯、唁函唁電聯系人:
佘佩澤:18971272836
任 娜:18986150058
傳真:027-68890017
電子郵箱:616849166@qq.com
梅國強,男,漢族,1939年3月生,湖北黃陂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
梅國強出生于中醫世家,幼承家學,立志從醫。1956年考取武昌醫學專科學校,學習西醫臨床課程。1958年因成績優異被保送至湖北中醫學院,從此踏上系統學習中醫之路。1962年被選入學校師承班,師從一代傷寒名家洪子云,自此與《傷寒論》結下了不解之緣。1964年畢業留校任教。
傳道授業,提攜后學。梅國強長期從事《傷寒論》教學,其主編的21世紀教材《傷寒論講義》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優秀教材一等獎”“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優秀教材”。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梅國強堅持白天看病、帶教,晚上讀書、研究病案,分類歸納的復寫原始病案已留存兩萬余例,為傳承經驗、啟迪后學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他因材施教,潛心育人,倡導學生“讀經典,跟名師,早臨床,勤寫作”,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中醫人才,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等行業領軍人物。
仁心仁術,力挽沉疴。梅國強博覽古代醫學典籍,逐漸形成了以傷寒理論為基礎,囊括心系、脾胃系等多個疾病領域的診療方法和心得,擅長運用六經辨證,結合衛氣營血、三焦辨證,活用經方、兼用時方,診治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疾病及婦、兒各科常見病和疑難病。秉持大醫精誠,待病人態度和善,多慮病人之苦,常思患者之疾,診治細致,辨治準確,常常效如桴鼓。因其醫德高尚,醫術高明,就診患者遍及荊楚,廣及海內外,受到患者廣泛贊譽、社會高度認同和同行普遍稱道。
精研傷寒,拓展臨證。梅國強精研傷寒學術60余載,總結了經方拓展心得,發表了《拓展方臨床運用途徑》等系列重要論文,為擴展經方臨床應用提供了新思路。他發揚仲景六經辨證之論,揭示“存津液”內涵,指出傷寒和溫病是中醫在外感病方面兩個互補的辨證論治體系,應當寒溫并重。他致力于用現代科學方法闡釋中醫理論的科學內涵,尤其在“氣血理論”“臟腑相關學說”等基礎理論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推動了中醫理論的發展和創新。
教誨猶存,垂范千秋。梅國強教授將畢生獻給了中醫藥事業,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學術財富,將永遠激勵后人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而不懈奮斗!
來源:“湖北中醫藥大學”微信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