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數學家大會(ICM)官網公布了2026國際數學家大會報告人名單,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孫鑫、謝俊逸、袁新意入選,將于明年會議期間作45分鐘邀請報告。
孫鑫
孫鑫老師在北大課堂上
孫鑫,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領域是概率論和數學物理,尤其在平面隨機幾何和共形場論方向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新一代概率論領域世界最頂尖的學者之一。他于2023年秋辭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職,回到北大,入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回國工作后孫鑫繼續開拓進取,與合作者一起開辟了新的方向:利用劉維爾量子引力的可積性去研究隨機平面幾何與共形場論之間的深刻聯系,并以此得到一批二維統計物理模型的重要結果,包括滲流模型脊柱指數的精確解。
謝俊逸
謝俊逸老師在北大課堂上
謝俊逸,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工作領域是算術動力系統和相關的丟番圖幾何,代數幾何和復動力系統。他是這些方向上極為活躍的青年領軍數學家,做出了非常深刻和有影響力的原創性工作。他于2021年秋辭去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的終身職位,回國工作,入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回國工作后,他取得多項重要成果:證明了曲面上Zariski軌道稠密猜想;動力學次數的可計算性和下半連續性;與冀諸超合作證明了單參數動力學André–Oort猜想和復動力系統中的乘子譜一般單射猜想;與袁新意合作完全解決了幾何Bogomolov猜想,并在幾何Bombieri-Lang猜想上取得突破。
袁新意
袁新意老師在北大課堂上
袁新意,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工作領域是數論和算術幾何,主要的工作方向是Arakelov幾何、丟番圖幾何、算術動力系統、志村簇與L函數。他在這些方向都有突破性的工作,是相關領域的國際領軍數學家。他于2020年初辭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終身教職,回到北大,入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回國工作后,他將相關領域的工作繼續推向前進:與張壽武合作,發展了adelic線叢的理論;獨自完成了整體域上的一致Bogomolov猜想的證明;與謝俊逸合作,完全解決了幾何Bogomolov猜想,并在幾何Bombieri-Lang猜想上取得突破。
袁新意和孫鑫分別是北大數學本科2000級和2007級校友。另有10名北大數學本科校友也入選45分鐘邀請報告名單,他們是1980級朱永昌,1984級徐鋒,2001級魯劍鋒,2003級林霖,2007級鄧煜、唐云清、王虹,2008級張瑞祥,2009級沈俊亮,2010級莊梓銓。此外,在北京大學長期任教過的陳松蹊教授也將在明年數學家大會期間作45分鐘邀請報告。
國際數學家大會
四年一屆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ICM)是由國際數學聯盟(IMU)主辦的全球性數學學術會議。會議旨在促進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在開幕式上將頒發“菲爾茲獎”等世界著名的數學大獎。會議期間,將有世界各地從事國際數學前沿研究的著名數學家報告他們所在領域的重大科研成果。最近十年,北大數學有多位教師獲邀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報告,在202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董彬和劉毅兩位教授作45分鐘邀請報告。
編輯、審核:大可
版權聲明:本文由“TOP大學來了”綜合自“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中心”,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