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賈玲,漢族,1998年5月生,中共黨員,甘肅農業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牛最榮教授。研究方向主要為變化環境下水文水資源響應,在校期間參與甘肅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甘肅省水利科學試驗研究及技術推廣計劃項目5項。以第一作者在《Catena》《Ecological Indicators》等期刊發表中科院1區論文2篇、3區論文1篇,CSCD 核心論文2篇。榮獲學校2025年度“未來女科學家獎”。
一滴水珠,莫問前程,逐夢海洋
清脆的鳥鳴聲劃破羲園靜謐的早晨,陽光照耀下的工科樓熠熠生輝。實驗室里水利學子正埋頭認真學習,青春的面龐布滿著奮斗的勇氣?!斑@是我在甘農學習的第九年,這里留有我最美好的時光?!辟Z玲,這位說話溫柔的小女生,2016年就讀于水利水電工程專業,2020年以推免研究生方式就讀于水利工程專業,2022年經碩博連讀就讀于農業水土工程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變化環境下水文水資源響應。
與水結緣,源于生活點滴。賈玲來自杰出校友陳化蘭院士的家鄉白銀市靖遠縣,水資源匱乏給當地群眾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安坏貌灰凰嘤茫床说乃粝孪赐?,完了還得澆地,可不敢浪費……玉米地的收成則看老天爺心情,我們沒有灌溉條件?!边@種“十年九旱、靠天吃飯”的生活環境,使得她在填報志愿時毅然選擇了省級重點學科——水利水電工程,她渴望學有所成后能為家鄉建設做出貢獻。
來到甘農,如同來到了知識的海洋。對于學習,賈玲一刻也不敢松懈,“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在求知的路上,她用這種腳踏實地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為自己的學業大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談及學習方法,她表示沒有捷徑,只需“課上認真聽講,課下及時復習,按要求完成作業,參考歷年的復習資料”。這看似簡單的學習方法,蘊含著持之以恒的力量。憑借這股精氣神,賈玲每年的學習成績均是專業第一,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校級三好學生等。
一條溪流,堅韌勇敢,馳騁疆場
作為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的第一批研究生,面對學院提出的培養要求,賈玲展現出了無畏的勇氣和積極的態度。“積極嘗試,全力以赴”是她對科研壓力的回應。研究生的第一個學期,賈玲以第一作者成功發表CSCD論文一篇。這不是依靠簡單的運氣,而是源于日復一日對學習的熱愛與堅持。碩士入學前的暑假她并沒有四處旅行,而是在家中閱讀專業文獻、學習數據處理方法。賈玲認為,要正確看待挑戰、適應挑戰,研究生應該與本科生有所不同,不嘗試發表科研論文怎么能行?讀研以來,賈玲依舊保持著本科階段的良好學習習慣,是實驗室來得最早、回得最遲的一批學生。通過英語六級考試是當時的畢業要求之一,研一時賈玲心里一直為此著急?!跋露Q心要通過六級考試后,我再沒怎么用過手機,不刷短視頻、不追劇了,我相信我一定可以的!”說話溫柔的她此刻表現出不一樣的風采。
每一次的參與,都是對自己能力的一次錘煉,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出追求卓越的光芒?!拔野l現我很笨,好多知識點都不太熟悉”,從水利水電工程本科專業到水利工程碩士專業水文水資源研究方向,區別大嗎?區別大!面對更細致的學習目標,唯有不斷的拼搏才能有所進步。導師牛最榮教授是我省水文水資源領域的專家,治學嚴謹,在培養研究生方面也是嚴格要求。賈玲拉開工位下的抽屜,展示著導師要求她閱讀的多本書籍,“學習態度要端正、文章撰寫要嚴謹,老師的話我一直記在心里?!币虼耍谶_到碩士研究生畢業基本要求后,賈玲并沒有停下科研賽道上的腳步,除了學習本專業知識、發表中文論文外,她還積極參與團隊項目,協助導師完成各類信息填報,熟悉了科研項目從申報立項到驗收結題的各環節工作。認真、努力是學院老師們對她的共同印象,在這片浩瀚的知識海洋中,賈玲始終保持著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堅韌不拔的品質推動著她奔涌向前。
一朵浪花,甘于奉獻,滋潤隴原
大禹治水、修筑都江堰、建設紅旗渠等故事,展現出薪火相承的奮斗精神,赤子之心、報國之情無不印刻在水利學子的心中,也踐行于學子們的科研探索中。賈玲的學術旅程正如河流一般,不斷匯聚新知。博士研究生期間,她始終保持主動思考,注重將專業知識學習與實踐經驗相結合,更加專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水文水資源響應”的研究,探究甘肅省主要河流徑流演變過程和農業缺水風險評估,發表SCI三區論文1篇、SCI一區論文2篇,連續獲得博士研究生一等、二等學業獎學金,被評為“甘肅省三好學生”。
除了理論研究,她主動了解國家最新的水資源管理政策,關注家鄉水源地開發利用、農業水利工程運行中的“卡脖子”問題。她深知科研是探索未知、挑戰自我的過程,更是造福人民、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她跟隨導師走遍我省各地主要水文站和流域管理部門,實地考察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白龍江、涇河、祖厲河等主要河流,積極同當地水利工作者溝通交流探討,不斷拓寬視野,提升學術水平,努力尋找水資源管理領域的創新思維與解決方案。她從課堂走向實踐,將理論知識在具體實踐中逐一檢驗,將枯燥公式在生動場景中靈活運用?!霸诂F場看到干涸的河道、堅固的大壩以及綠意盎然的灌區后,我進一步理解了我們研究的意義,不僅是紙面上的‘研究意義’。”為區域水資源高效配置提供可行可靠的解決方案,促進區域資源、環境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是一代又一代水利學子奮勇前行的使命。
那些在高山上、戈壁中、深林里默默奉獻的基層水利工作者也給賈玲上了一節思政課。盡管工作地點人跡罕至,生活條件艱苦,但水利人卻無怨無悔,只因渴望著江河安瀾,盼望著清澈的河水灌溉一片又一片的沃野,期望著生態環境更美好、農業生產更便利、農民生活更幸福。對于未來的科研道路與工作生活,賈玲坦言:“想成為江河里的一朵浪花,為滋潤隴原大地貢獻青春力量?!彼娜彳浥c堅韌、包容與奉獻滋養著水利學子,水利學子也將水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他們立志成為滋潤大地的甘霖。
每一滴水都承載著生命的律動,每一道渠都勾勒出希望的輪廓。賈玲的故事和水利學子的故事,是甘農學子興農強農的縮影,也是“敦品勵學、篤志允能”校訓的最好詮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