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這轉身變臉速度都趕上火箭了。
7月5日,美印關稅談判正式談崩,第二天中方發出強硬表態,宣布將精準反制。
不到24小時,印度總理莫迪現身巴西的金磚國家峰會。
高調亮相不說,還一頓猛夸金磚合作,說得比誰都親熱,真的有點讓人看不懂。
其實印度這步棋,走得并不沖動。
背后盤算的,不只是關稅那么簡單。
7月初,美印為了一個新關稅協議,吵得不可開交。
美國那邊,開口就是老三樣:你得開放農業市場,讓我們轉基因玉米、牛肉飼料大搖大擺進來。
印度這邊,直接翻了個白眼,不是說不談是壓根談不了。
你讓印度教徒接受牛相關產品,那不是談判,是送命題。
美國還想打開印度的乳制品市場。
這事兒從2018年就吵到現在,還是原地踏步。
真正引爆談判桌的,是那句“對中國產品轉運的審查和高關稅”。
美國想卡住中國商品通過印度轉道美國的路徑,直接開出40%的關稅。
說白了美國怕中國“偷渡”商品,印度當跳板。
印度也精得很,一旦答應這個條件,自己的“印度制造”也就別混了。
電子元件、化工原料、機械設備,十樣有六樣是從中國來的。
美國這個要求,說好聽點是策略,說難聽點就是“你先把自己骨頭掰斷”。
所以談崩不意外,真正的問題是:印度終于意識到,自己不是合伙人,是工具人。
7月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態,“中國不會允許任何國家借助中美貿易摩擦謀取一己私利。”
緊接著,商務部宣布對部分美國產品加征25%到30%的關稅,汽車、高端元器件,全都榜上有名。
這一刀切得精準、利落,像老中醫扎針,直捅要害。
不是簡單的關稅調整,是對美方“拉攏印度搞圍堵”的一次回擊。
中方很清楚,想在中美之間左右橫跳的人,不止印度一個。
這記反制,打得不只是美國,也是在提醒其他觀望者:別玩火。
7月7日凌晨,印度把美國告上了WTO。
印方聲明寫說美方不公平,說自己不接受被壓迫,還要對美國汽車和零部件加征報復性關稅。
這操作怎么看都像在說:“你敢動我,我也不是吃素的。”
不同的是,印度這次不再只盯著雙邊談判的那一畝三分地,而是開始打起多邊牌。
這幾年WTO一直被美國邊緣化,一副“我才不稀罕”的態度,如今倒被印度拿來當武器了。
這下不光是關稅問題,更是一次外交層級的“反殺”。
7月7日這天,不光印度有動作,特朗普也沒閑著。
他在一次競選發言中拋出重話:“任何國家若與金磚國家結盟,參與反美貿易,美國將對其商品加征額外10%的懲罰性關稅。”
這話沒說名字,但誰都知道在說誰。
就在這天,莫迪出現在巴西金磚峰會上,高調、正式、還一臉笑容。
從2019年起,印度對金磚的態度一直像隔壁親戚:能不見就不見,見了也不寒暄。
可這次,莫迪不僅來了,還說了一句讓人拍桌子的話:“金磚是全球南方國家合作的重要平臺,有利于推動多極化世界秩序。”
這等于站隊宣言。
特朗普的回應,也說明美國已經感受到背后那股“離心力”。
很多人好奇,印度怎么突然180度轉彎?其實不難理解。
美國給的甜頭,一直是帶刺的,每一項合作背后,都藏著條件。
“你得開放農業市場”“你得讓我們商品進來”“你得幫我封堵中國”,聽著像合作,其實是命令。
印度早就看出來了,自己不是真朋友,是被“利用”的那一方。
再看金磚,雖然也有齟齬,但整體強調“平等、共享、發展”。
這對印度來說,是另一個世界。
更重要的是,印度就算嘴上不說,心里也明白:和中國脫鉤,不現實。
制造業、科技、基礎設施,印度都還得靠中國撐著。
這一步,不是情緒化決定,是戰略回調。
前幾年印度還被外媒點名“拖金磚后腿”,反對擴員,質疑機制,甚至一度被認為配合美國削弱中國話語權。
這次從“局外人”秒變“親兒子”,不是印度變了,是局勢變了。
美國的壓迫感越來越明顯,談判變成交易,合作變成指令。
印度終于意識到:玩兩面派,玩到最后只會兩頭不是人。
現在的選擇,不是“反美”,是“自保,金磚恰好提供了這條路。
從華盛頓談判桌,到巴西金磚峰會,印度這次的“漂移式外交”,看似反復,其實有跡可循。
美印談崩,中方反制,莫迪轉身,這不是即興發揮,這是一次戰略清算。
印度終于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不是某方的棋子,是棋局的一部分。
中方的反制,不只是回應談判,更是提醒所有“騎墻者”:世界格局正在重塑,站位決定未來。
東方尋史2025-07-08美印談崩了,中方表態必將反制,不到24小時,莫迪吹捧金磚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