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中國車市,正經歷一場深刻重塑。輔助駕駛“強監管”落地、“最嚴電池安全令”出臺,監管鐵腕頻出,市場信號清晰:汽車產業正從規模擴張向品質深耕加速切換。
在喧囂的變革浪潮中,東風本田交出了一份穩健答卷。今年前六個月,15萬新用戶選擇加入“本家人”陣營。這份信賴背后,是其貫穿研發、生產到服務全鏈條的品質堅守,以及在燃油車市場穩扎穩打、新能源轉型精準發力、本土化合作深度推進的戰略定力。
CR-V無疑是東風本田品質力的最佳注腳。作為中國城市SUV的開拓者(參數丨圖片),CR-V三十年來歷經六代進化,國內累計銷量突破320萬輛,全球銷量即將跨越1500萬輛里程碑。其穿越周期的生命力,在權威數據中得以印證:《2025上半年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顯示,CR-V以60.71%的三年保值率登頂合資緊湊型SUV榜首。更令人驚嘆的是一場全網直播:一臺行駛28萬公里的第二代CR-V,在高壓測試與徹底拆解中,依然展現出優秀的機械狀態,生動詮釋“開不壞”的口碑。
市場表現更具說服力。今年上半年,CR-V終端銷量近9萬輛,同比增長8.39%,平均每三分鐘就有一輛交付用戶。5月,其燃油版更奪得全品牌、全級別燃油SUV上險量冠軍。值得關注的是,其混動車型銷量占比攀升至近18%,彰顯“一車三動力”戰略在新能源時代的潛力。
明星產品矩陣的持續煥新,構成品牌進化的另一條主線。第十一代思域在保留運動基因的同時,智能交互與安全性能顯著躍升;英仕派推出的“老友升值煥新計劃”,創新性地將購車行為轉化為長期價值投資。這些動作背后,是東風本田對制造工藝與品控管理的“偏執”追求。
當電動化大潮席卷而至,東風本田并未簡單切換賽道,而是以“油電同質”的理念延續品質基因。2025年3月,東風本田S7上市,與靈悉L、獵光e:NS2共同構建起新能源產品矩陣。支撐這份電動化底氣的,是2024年啟用的本田全球首座新能源工廠——這座高度數智化的生產基地,通過全流程可追溯的數字化管理與智能排產系統,確保“驅動形式改變,品質標準不變”。
純電車型同樣經得起嚴苛審視。東風本田S7在5噸鋼卷極限碰撞測試中,乘員艙結構完好無損;品牌近期開展的“實不相瞞 實力不想瞞”電動科技體驗營,邀請用戶零距離驗證電池安全與智能駕駛能力,以真實體驗傳遞技術自信。
面對中國市場的深度變革,東風本田正加速本土化布局。企業明確“技術嫁接+本土創新”雙軌戰略,深化與DeepSeek、Momenta、寧德時代等本土伙伴的合作,融合東風集團的資源優勢與本田技術積淀,打造兼具“造車硬實力”與“智能軟實力”的創新生態。品牌強調,所有本土化創新成果,都必須通過嚴苛的品質與安全驗證,確保“全球品質”的基因在新賽道延續。
據悉,艾力紳、CR-V等主力車型將于下半年迎來升級,在保持可靠品質的同時,大幅強化智能科技配置。從燃油時代的口碑積累,到智電時代的品質傳承,東風本田始終將品質作為應對行業激流的錨點。
在風云變幻的中國車市,當短期流量與長期價值的博弈日益凸顯,品質或許正是穿越周期的終極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