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7月8日上午,甘肅省天水市聯合調查組公布了當地幼兒血鉛異常問題調查處置情況的通報。
通報稱,經公安機關偵查,褐石培心幼兒園園長、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要求該園后廚人員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
公安部門將其藏匿的剩余顏料查獲。經檢驗,查獲顏料含鉛(包裝明確標識不可食用)。天水市麥積區聯合工作組發現,褐石培心幼兒園兩份留樣的三色紅棗發糕、玉米卷腸包鉛含量分別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標準。
這意味著,兩份留樣食品鉛含量分別超標2104倍和2680倍。
截至7月7日晚10時,天水市麥積區培心幼兒園251名幼兒已全部檢測。根據血鉛標準認定,血鉛異常233人、正常18人。血鉛異常孩子均在接受當地政府安排的免費住院治療。
目前,公安機關以涉嫌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將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對另外2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
據央視新聞報道,天水市政府市長劉力江表示,對此次事件造成的幼兒家庭的身心傷害,我們深感痛心、十分自責,將千方百計做好幼兒治療康復和后續保障工作。
此次事件暴露出天水市在公共食品安全監督方面還存在短板和漏洞。我們將深刻汲取教訓,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健全完善各項措施,壓緊壓實監督管理責任,以“零容忍”的決心,切實筑牢食品安全防線,堅決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劉市長所提“四個最嚴”要求,出自2019年5月9日中央下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文件,內容是“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實行最嚴厲的處罰、堅持最嚴肅的問責”。
如果按照“四個最嚴”抓好落實,就不可能出現今天讓人震驚的“血鉛事件”。
反之,恰說明“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在當地已然失守,淪為空話而已。
那么下一步,唯有實行“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才能在滯后的“零容忍”下,吸取教訓,筑牢防線,杜絕后患。
此事件的詭譎之處在于,不管是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還是外包裝明確標識,彩繪顏料都不可食用。作為幼兒園從業者,本該對孩子入口的東西慎之又慎、嚴格把關,其反而直接將顏料用于食品制作,這是給數百個孩子直接投毒,實在罪不可恕。
而監管部門到底是走了過場,還是監管檢測項目有盲區漏洞,也必須調查清楚并追責。畢竟作為食品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線,豈能虛設!
更讓人質疑的是,許多涉事家長表示,天水當地有人給家長們通報血鉛檢測數據,但該數據基本上都在正常范圍,卻與在西安檢測的數據相差巨大。
一位家長手機中顯示,在天水檢查寫有患兒名字的數據為“27.48μg/L”,與在西安檢測出的血鉛數據528μg/L,相差了近20倍。
而同類的事情,20年前在天水也有發生。
群體性中毒事件,同一檢測內容,卻出現南轅北轍兩種結果。這不是機器出了故障,一定是掌控檢測關鍵流程的人出了問題。
到底是為了遮蔽過去的失職,還是掩蓋當下的窘迫與心虛?居然人命關天都不顧!
有醫學專家表示,鉛的神經毒性是不可逆的,也就是即使通過治療,血鉛恢復正常了,但智商很難恢復到原來應有的水平。比方說,血鉛升高到300—400微克/升,不治療智商大約丟失7分,但通過積極治療,可能再爭取回來2-3分。另外血鉛中毒也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身高發育。
如此看來,罔顧食品安全的涉事幼兒園,給孩子們成長與身心造成的危害何其大也,其罪孽又多么深重!
而負有監管責任的機構,以及事發后在檢測環節“欲蓋彌彰”的看不見的手,無異于殘害兒童的“幫兇”,同樣不容任何寬宥。
天水市市長劉力江痛心表示通過此次事件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既然“最嚴標準”與“最嚴監管”皆城門失守,那么“最嚴處罰”和“最嚴問責”是到落地的時刻了。
但看天水如何以雷霆手段對此次事件嚴查到底,將責任人悉數懲治到位。
當下又有哪些人在瑟瑟發抖?
法理昭彰且天雷滾滾,以觀后效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