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11月宣布特朗普獲得總統競選之后,拜登便處于半隱退狀態,如今,拜登已經正式退位半年多的時間,這次親自出面,為了歐洲盟友要向特朗普“下戰書”?
美國前總統拜登突然發聲,說自己接到多個歐洲領導人的電話,他們向拜登抱怨當前的處境,希望拜登能給他們主持公道。顯然,歐盟各國領導人對特朗普當前的執政方針非常不滿,甚至希望拜登能直接介入進來,拜登深知此舉不妥,便只為其提供了建議。
拜登向特朗普“下戰書”?
在拜登看來,特朗普執政的這一百多天來,就已經犯下了3個關鍵性錯誤。
其一,一國之力挑起全球關稅戰,沒給傳統盟友留后門。
拜登執政時期,與歐洲盟友聯手推動俄烏沖突,還聯合多國對中俄實施圍堵,雖然計劃失敗,但好歹也是加強了美歐的聯系,讓美國不是“孤家寡人”。然而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上臺之后,美歐關系發生了本質性變化,尤其是特朗普出臺的關稅政策,直接讓美國背后空無一人。
美歐好歹是數十年的傳統盟友,拜登或許不反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但最起碼要將拳頭打在七寸上,關稅政策分明可以只針對中國以及親華國家,可特朗普卻偏要針對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在特朗普眼中,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盟友和利益之間,他果斷選擇了后者,以便提振美國經濟。
只可惜,特朗普高估了美國的實力,在關稅博弈的過程中,被中方逼得連連后退,如今更是在24小時內,一連簽署3道解除對華限制的行政令,給外界一種美國向中國低頭認輸的錯覺。但對于歐洲盟友,特朗普卻態度強硬,在關稅暫緩期的最后幾天,還在威脅它們盡快向美妥協。
特朗普對歐盟的做法讓27國心寒
其二,俄烏問題上,特朗普有點不近人情。
俄烏問題是拜登聯合歐洲同盟一同攛掇的,這些國家充當起烏克蘭背后最堅實的后盾,不僅在彈藥方面保證充足,還時不時派軍官前往烏克蘭進行“技術指導”,讓烏克蘭沒有了后顧之憂,將俄烏沖突的戰線不斷拉長。
可特朗普上臺后,一改美國支持烏克蘭的做法,多次表態希望俄烏盡快停火。在特朗普的決策下,俄羅斯成了美國的同盟,推動俄烏重回談判桌,還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受到屈辱,幾輪接觸下來,澤連斯基不得不將烏克蘭境內的礦產讓出來,換取美繼續支持烏克蘭。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一腳把曾經為烏克蘭出錢出力的歐洲盟友踢開了。在特朗普組織的多輪俄烏談判中,歐洲國家沒有一個能上得了桌,無奈之下,它們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支援烏克蘭與俄軍對抗,以此來向美國爭取一個談判位置。
最后,美國的經濟問題導致兩黨矛盾加劇。
美國經濟問題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可特朗普一上臺便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關閉國際開發署,解雇上千名雇員,卻將節省出來的資金用于所謂的“大而美”法案,搞不懂特朗普究竟是在拯救美國經濟,還是在摧毀美國經濟。更諷刺的是,關稅問題一度讓美國港口陷入停擺,讓美國經濟更加糟糕。
美方通過“大而美”法案
對于經濟問題,美國兩黨各執一詞,多次爆發激烈爭吵。特朗普的支持者們更傾向于給自己找借口,他們最開始覺得特朗普有能力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危機,但現在他們直接將經濟蕭條的鍋甩給了拜登,認為這是拜登遺留下來的問題。民主黨則怒斥共和黨,認清現實吧,美國才是把地球搞砸的人。
特朗普的一攬子政策,將歐洲盟友越推越遠,以至于這些國家憋屈得很,又懷念起拜登時期的美歐甜蜜期。但在特朗普眼中,拜登此舉無疑是在對他“下戰書”,明明拜登已經結束任期,就沒有資格對他的政策指手畫腳,更何況,拜登還受到這么多歐洲國家的擁戴,這是特朗普絕對不允許的事情,他會將其視為是對他總統權力的挑釁。
拜登出面給歐洲盟友討要說法的舉動,最終很可能會變成束縛歐洲國家的枷鎖,讓特朗普再次收緊對這些國家的政策,畢竟特朗普不能忍受歐洲國家竟然去求一個已經卸任的人,都不肯向自己說一句好話。
特朗普或收緊對歐洲國家的政策
拜登站出來為歐洲國家撐腰的舉動,或將再次激化美國的內部矛盾,歐洲國家可能想給自己尋找一條出路,但很可能這將讓它們走上絕路。如今掌權的是特朗普,歐洲領導人與其焦頭爛額給拜登打電話,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應對特朗普后續的關稅政策更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