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長在跟歐盟方面開會的時候,說的話很直接,歐盟現在問題很多,但是責任都不在中國這邊。
近日我們王毅外長帶領團隊,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中國歐盟高級別戰略對話。這是中歐第十三輪高級別戰略對話,可見這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對話的效果不能說有多好,只能說雙方進行了“坦誠的交流”。
中國外交部官網是這樣說的,王毅外長指出中歐不存在根本利害沖突,有著廣泛共同利益。
中歐不能因為有差異就視為對手,不能由于出現分歧就尋求對抗。當前歐洲面臨各種挑戰,但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是來自中國。
這句辭令說的比較正式,我們簡單拆分就很容易理解,中國指出了歐洲現在自身難保,面臨各種危機和挑戰,但是這些問題從過去到現在,都不是中國引起的,比如說俄烏沖突,這跟中國沒有半毛錢關系,向東擴張的是北約,下令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是普京總統,怎么也怪不到中國頭上。
王毅外長還說了,中方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支持歐盟增強戰略自主,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這段話是近幾年我們跟歐盟開會,基本上都要說一遍的,然而讓人恨鐵不成鋼的是,原本歐洲是自己想要搞戰略自主的,我們看歐洲有這個念頭,趕緊公開表示我們支持他們一體化。結果搞了幾年,連影子都沒看到。
口號喊得震天響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因為在中美之間輾轉騰挪,被外界批評是“變色龍”,左右逢源、兩頭討好,只想賺便宜不想提供幫助,現在國際上哪有這么好的事兒。
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歐盟當前面臨的困境,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能源結構性危機,這也是作為能源短缺的發達經濟體,最為頭疼的事情,俄烏沖突導致俄羅斯削減80%以上天然氣供應,歐盟被迫高價搶購液化天然氣,引發電價飆升。能源成本倒逼企業外遷:25%德國中小企業考慮轉移產能,歐盟鋁產量下降37%,化工行業裁員超10萬人。
第二個是政治碎片化與決策失效,俄烏立場的分歧是非常割裂的,匈牙利八次否決對俄制裁,波蘭批評德國“用金錢收買和平”,對烏軍援延遲率達47%。并且這還導致極右翼勢力擴張,2024年歐洲議會選舉中,極右翼席位超過兩成,歐洲輿論對法西斯的批判也大不如從前。
第三個歐盟社會活力失衡和經濟創新乏力,讓歐盟主要國家的經濟陷入低迷甚至衰退,然而這時候歐盟的保守主義抬頭,更是讓情況雪上加霜。
歐盟面臨的困境和挑戰,根源在于內部政策協調失效,以及面對地緣博弈適應性不足,中方明確強調這些挑戰“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是來自中國”,其實給歐洲指出了明路的,但是歐洲似乎正在往絕路上狂奔,拉都拉不回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